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416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陪女儿看过的一些电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8 15:0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摘录纪伯伦的诗,然后谈一些看后有收获(教育孩子方面)的电影---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电影:我非常喜欢《怦然心动》里的小女孩朱莉,这是一个心理非常强大的孩子,从她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培养一个孩子心理强大。
朱莉家境贫寒,可她从来没有觉得什么,相反,在她身上有无限的热忱勇敢和对美的无限追求。
朱莉的这些美质来自何处?不是来自学校不是来自朋友,反而是来自她贫寒却和睦的家庭、来自她父亲(看看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
朱莉的家庭怎样?前面说过,并不富有。但这个家庭和睦团结,朱莉的父母重视朱莉。朱莉说,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边看父亲画画边和他聊天,通过聊天,朱莉知道了许多父亲的过去以及现在的想法,朱莉的父亲也通过聊天了解了自己的女儿。对朱莉影响颇深刻的一段谈话:一个人如何?你必须看整体,一幅画不仅是部分的组合,一头牛只是一头牛、一片草地仅是一片草地,透过树枝的阳光仅是一束阳光,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美得不可思议。一个人可以是整体大于组合也可能是组合大于整理……于是,我们看出,是这样的哲理灌输给予了朱莉心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心理强大的孩子,首先必须有一位心理强大的父亲或母亲。
朱莉父母是如何重视朱莉的?当父母吵架,朱莉父亲首先向朱莉表示:爸妈意见分歧,不是因你而起,也与你无关。事后,父母又先后去朱莉房间进行安慰,妈妈表示她是多么爱爸爸,爸爸表示他是多么爱妈妈和这个家。这就是情绪辅导,是家长争执后的对孩子最诚恳地表达,表示孩子在他们心里多么重要。
当朱莉心爱的梧桐树被砍,再也看不到美景的时候。父亲帮朱莉画了一幅梧桐树的画,那幅画就这样一直温暖着朱莉的人生。
……
就是这样一个温馨和睦关注的家庭造就了朱莉强大的心理。这样,在大家都认为高空没有什么好看的时候,她独自站在大树上目眺远方享受宁静;在有人来锯树时,她独自一人据守不下直至父亲来临;在同学笑她叔叔是弱智时她没有崩溃,反而进一步去认识了心仪的男生;在心仪的布莱斯批评她家的脏乱差时她没有哭哭啼啼怨天尤人,反而自己拿起工具整理院落……种种种种,都让人看到一个阳光健康快乐的女孩,这个女孩令人感叹也令我这个母亲憧憬。为此,我发现心理强大的重要。
而男孩布莱斯呢?家境好长相好人缘也好,就是一个不好:懦弱。而懦弱的原因就是来自家庭。他的父亲倨傲自大专制易怒,这样父亲引领的孩子要么任性要么懦弱,而布莱斯就成为懦弱的一种。喜欢一个人却不敢说,想在诋毁朱莉人面前说“不”,出口的却是同意,应该拒绝朱莉的鸡蛋却不敢,只好苦着脸一次又一次悄悄往垃圾桶前跑……
所以说,家庭条件不是造就心理强大的必备要素,而是一个明理、明智、有同理心的父母。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5:02:04 | 只看该作者
“知道我为什么考第一?因为机器就是我的激情。”
  “这么怕明天,今天怎么活?”
  ----
  《三傻大闹宝莱坞》台词
3
发表于 2012-5-28 15:19:05 | 只看该作者
 再看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电影有夸张戏剧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阐述了一个同意重要的道理:做人要有自我,不要做机器,也不要只知道驯服。
  带给家长的道理是上面这首诗:孩子只是孩子自己,不是你的附属品,所以不要强行要求孩子按你的意愿行事。
  带给老师的是:教授的方法,不是去灌输,而是该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
  带给孩子的就是:如果你想在某一行业好,你的首要条件是对这个行业充满激情。同时不要害怕,害怕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
4
发表于 2012-5-28 15:19:2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2-5-28 15:19:36 | 只看该作者
三 《海底总动员》
  又一部适合孩子看的片子。人物性格鲜明、节奏明快、音乐活泼、色调多彩,还有,对海底世界的展示,不亚于海底科教片。同时教会孩子勇敢、感恩和对亲人的爱。
  
  对大人的启示该是片中丑鱼爸爸跟海龟爸爸的一段对话,海龟爸爸告诉丑鱼爸爸,这些小海龟是如何被它们下在海滩,然后自己钻出壳,然后自己回到他们身边……丑鱼爸爸很惊奇:它们能吗?
  海龟爸爸说:它们回来了,你就知道它们能!
  这是提醒父母对孩子信任和放手,同时海龟爸爸大致说了这样的话:
  (孩子)如果不犯错误,那生活是无趣的。
6
发表于 2012-5-28 15:19:56 | 只看该作者
四《叫我第一名》
  和女儿一起看的,讲的是一个妥瑞症患儿成长过程,以及通过种种努力成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故事。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而且电影题材来自一个真实的人物,令人鼓舞。
  其中关于教育方面的是父母对儿子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母亲是鼓励地爱,而父亲是一种逃避的爱。母亲永远站在孩子这边,而父亲永远想逃避这个现实。
  布莱德说了这样的话:“我的父亲想的不是我,而是他心目中的一个完美的孩子,当我不是那个完美孩子时,他就很生气。”====是的,我们老犯这样的错误,不是爱孩子,而是爱完美。
  这个病症我不是太清楚,现在看这样的孩子很痛苦。
  希望有磨难的人生都能成长为好的丰富的人生。
  记得电影中一些话:
  1、我希望自己象孩子那样思维,遇到一件事不是想我能不能做得到,而是去想,我要做到。
  2……感谢许多人,但最要感谢的是我的老朋友,妥瑞症,他教会了我坚持、不放弃。
7
发表于 2012-5-28 15:20:07 | 只看该作者
五《风雨哈佛路》
  一个哈佛女孩的故事,女孩周遭充满艾滋毒品滥交……女孩得不到父母的爱,所以铭记着父母爱她的许多一瞬,这是个聪明的缺乏爱的孩子,如果不是她聪明,她的一生也许不会有太大飞跃,如果她的品质里没有善良和操守,那么她的生活也会和她的父母一样不堪。
  我一个人看的。、
  从这部片子思考教育得不出什么结果,倒是在心理上能有些收获:那就是对孩子的爱,给予太多关注太多呵护太多,反而会令孩子饱,象片中得不到父母爱的女孩却始终对父母的爱有那么深切的感受,是因为沙漠中的滴水最令人感激和难忘?
  对孩子,把爱藏起一部分吧——这对父母其实是个很大的难题,如何藏?怎样藏?怎么为多?怎么为少?
8
发表于 2012-5-28 15:21:27 | 只看该作者
六《喜洋洋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
  陪女儿看的。
  我想说,这是部烂片,匮乏的想象力、拼凑的台词、不完美的卡通形象,唯一可取的是画面不错。不过,居然这么多孩子喜欢,有其存在的道理。
  女儿总结:喜欢,就是不深刻,但是5岁宝宝也能看懂。
  这部片子我得出的教育结论:父母还是不能用权威把孩子管得太死,那样太限制孩子创造力了。
  这部片子不就是权威培育下的孩子们的不给力的创作吗?
9
发表于 2012-5-28 15:21:42 | 只看该作者
七 《魔女急宅便》
  和女儿一起看,后来才知“急宅便”是快递的意思,宫崎骏的又一部美好的动画片。
  除了美妙的音乐、鲜明的人物、清朗的画面,这部动画片还可以传递给孩子:勇敢的心、坚韧的毅力,以及亲情友谊心灵美等诸多影响,特别是生存的艰辛、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不易,对于我们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有个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10
发表于 2012-5-28 15:21:56 | 只看该作者
八《地球上的星星》
  老早听说这片子,可是一直没看。今天终于把它看完,现在深夜,女儿已沉睡。
  一开始看有点怪怪的感觉,因为尼克老师就是《三个傻瓜》里的主演,一时我的意识调整不过来,尔后是对印度电影的佩服,人家已经在对教育进行深深的思考,而我们国家目前如此步步桎梏的教育,居然没有一个导演愿意来深度剖析,大家是不是都忙着去抢眼球去了呢?
  到后来,看了有隐隐的担忧,怎么症状和我们家的那么象啊(就象以前看医书,看到每个疾病都往自己身上套),但愿我是瞎操心。到后来沉浸进去就感动了。
  这部片子其实也适合孩子看的。色彩非常非常漂亮,最后比赛的场面,简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用色大胆活泼,片头片中出现的一些动画,大概也投孩子的心性。
  对于美术,一窍不通,女儿上的美术兴趣班,也不知是不是在禁锢她的想象力,心里没底(步骤是先打框后成像最后上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