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6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钢琴调律的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0 17:5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钢琴调律的手法
--评廖志坚《钢琴调律技术》 金先彬                  
前 言
  近来不少同行来信来电反映广东的廖志坚先生所写的《钢琴调律技术》一书中的问题。前些时候沈阳的张琨老师也对此书发表了看法。
  说实话,廖先生所撰之书我一直没有时间阅读,由于反映强烈,特别是有的观点极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例如廖先生认为"……用中密度纤维板制作钢琴是一种'犯罪'……"大家都知道,刨花板、遮渣板、纤维板都是科技环保产品,世界范围的木制品行业都在采用。这些人工合成板材,它不仅对环保有着重大意义,其本身的性状也有很多优点,如不开裂、变形小、加工方便等。在加工钢琴中,对音质有极微弱的影响,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国际钢琴制造业被广泛采用。对这些事实廖先生显然知之甚少。
  另外,廖先生对左手调律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全盘的否定。甚至认为"左手调律"会毁掉钢琴。只要是内行,看一下廖先生的这本书,就会发现不少问题。我个人的感觉是:廖先生的《钢琴调律技术》一书,说它是一本技术著作,不如说是一个初入此道的年轻人对很多尚不了解的东西发表的个人看法。
  在科学技术领域,年轻人发表意见,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历史上曾有不少被公认为"真理"的大厦,被年轻人所推倒,使科学进入新纪元。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年轻人都是在极认真极深刻的认识和剖析了他所涉及的领域的本质,并经认真实验认真思考,且凭年轻人的敏锐洞察力发现了"真理"的不足。……只有持这种态度才能有所创新。若只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把少数的议论或道听途说当成了唯一的真理,而去批判其不了解的东西,则显然不是严肃的态度。
(一)钢琴调律师的现状
  世间任何一种事物都存在着多样性,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既体现了事物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事物的丰富多彩。但是人们往往极力推崇,或者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所掌握的东西是最好、最有价值的。自己不了解的或不能掌握的则是不对的、不好的。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钢琴调律这一专业技能中,不同的持扳子方法(左手、右手),不同的运转扳子方法,不同的姿势(坐、立),乃至不同的生律方法(五八度、四五度、三六度)(即使同样取立姿以右手调琴的也存在着差别),均各有不同特点、各有不同依据、各有不同见解,也各有其推崇者。
  钢琴调律这一行业,同样存在着多样性,这不仅符合事物的规律,也是有益的。因为在多样性的发展中,才能不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那种以己之长击彼之短,以证明自己是最好的,甚至对别人所掌握的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加以否定,是很幼稚而无知的。殊不知世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例如,作为交通工具,飞机、汽车、自行车,甚至步行,哪个最好?
目前,就世界范围来讲,以右手持扳子占绝大多数是不争的事实。以右手持扳子的技师之中,欧美国家的多取坐姿,日、韩的几乎全都是立姿,这大约与身高和民族文化背景有关。
  中国调律师,左手、右手调律者都有,且与其它国家、地区有质的不同。因为其它地区的左手持扳子者多为左例?人(左撇子),而我国的左手调律者均为专门培训而成,当然其中也不乏左例人。中国调律师"左手"的多,还是右手的多,难以统计,本人估计也以"右手"为多数。
正因为如此,人们似应承认,中国经专门培训而学成的左手调律者群体,是对世界范围调律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一"左手"群体,若仅仅是标新立异者,其方法并不科学,则又当别论。
(二)调律行业的由来与发展
  乐器是人类用以自娱的工具,乐器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人类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下,在物质发展条件下(工业水平)的产物。
  人类从群体的自然分布,发展到社会化活动的不同阶段,必然有不同阶段的精神需求。但乐器制造技术则必囿于物质条件。因此300年前只有"古钢琴",其丝?弦、肠?弦的弱小张力,不必强大的握钉力。其调音也就比较容易,如同今日的竖琴、扬琴演奏家自己可以调音。
  工业的发展,使钢制琴弦诞生,加大琴弦张力、提高钢琴音量、改善钢琴音色成为可能。为适应加大张力的琴弦,铸铁支架也随之产生,钢琴的音域逐渐扩展到7 1/3组,琴弦增加到220多根。由于弦张力的加大,弦轴的握钉力必须相应加大,钢琴的调音不仅费时费力,还必须学会熟练掌握调音的专用工具。因此调音就不是演奏人员所能胜任的了,专业调律师也就应运而生了。
  现代三角钢琴的诞生,普遍认为是于18世纪初(1709年)。而现代立式钢琴的诞生为19世纪(1811年)比三角钢琴晚了整整一个多世纪。也就是说,以现代三角钢琴调律为职业的调律师行业,在百年之后才产生了调立式钢琴的问题。以右手调三角钢琴是再方便合理不过了。人类习惯使用右手是人人皆知的生理现象(左例人除外)。因此以右手持扳子调三角钢琴是合理的。其所以合理,是因为三角钢琴平卧放置,以右手"推拉"扳子对弦轴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右手调律就成为了不成文的行业操作规范。但是,立式钢琴的出现,对右手调律者就不那么方便合理了。因此出现了"右手立姿"(也有相当数量的右手坐姿)、"左手坐姿"的调律师群体。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出现了"右手"不适应,必然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左手调律"。
(三)运转调音扳子的原理
  对一架钢琴进行调律时,所谓是否科学,有三方面含义:一为使用调音扳子的本质何在?二为以何种方式工作更为轻松?三为如何使音准稳定。现分述如下。
从下图1我们可以看到三角钢琴平放时琴弦的拉力方向、调音扳子运转方向。
(图1)
  钢琴的弦轴直径为6.8-7.0毫米,总长度64毫米,其中41毫米插入轴孔内,外露部分23毫米。张紧琴弦后,琴弦张力对弦轴产生"切向力"(参见图2)。弦轴外露部分的方头顶端向下15毫米处钻有1.5毫米穿弦孔。6.8-7.0毫米直径减去1.5毫米弦孔径,切向承受力大大减弱。所以国际钢琴制造均以此轴径生产,即以证明在正常运转扳子的情况下,此轴径是适宜的。弦轴穿弦孔处乃弦轴的薄弱点是无疑的。非正常受力,弦轴将在此处折断或弯曲。
(图2)
  当以右手持扳子,按图示方向将扳子套在弦轴上运转扳子时,将得出如下结论:提高琴弦张力时,弦轴所受切向力与琴弦张力方向相反,等于弦轴握力减琴弦张力,即230-130=100公斤。降低琴弦张力时,琴弦张力与弦轴所受切向力方向相同,弦的张力小于弦轴握力,故弦轴握力等于弦轴切向力,即230公斤。反之,若三角钢琴以左手持扳子,将扳子放于"8点"(指钟表盘的刻度--下同)左右的位置时,则提升琴弦张力时弦轴所受切向力等于230+130=360公斤。经验证明,弦轴受360公斤切向力时即会产生弯曲变形,若弦轴握力稍大些(弦轴过紧)则弦轴必断无疑。降低琴弦张力时,与上述相同,不存在问题。
  以上即是运转扳子是否合理的根本所在。只要不给弦轴增加弯曲、折断的外力,使弦轴所受最大切向力不大于弦轴握力,不论你用哪只手来调音都是允许的。
  此外运板子不合理时还会导致铁板木圈下部压力过大,而上部出现缝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7:53:19 | 只看该作者
(四)立式钢琴的调律

  由于立式钢琴较之以三角钢琴为调律对象的调律行业晚出现1个多世纪,给调律这一行业提出了新课题。

立式钢琴的摆放方式,恰好是把三角钢琴立起来。如图3所示,以右手调三角钢琴的运转扳子方向,恰好是以左手调立式钢琴运转扳子的方向。你承认以右手调三角钢琴符合保护弦轴的原则,你就只能承认以左手调立式钢琴符合保护弦轴的原则。

(图3)

就此问题我曾同一德国调律师进行讨论:

"你们中国人用左手调钢琴很不合理。"

"我们中国人调三角钢琴从来都是用右手。"

"不,我是说调立式琴。"

"你调三角琴用哪只手?"

"当然是右手。"

"你认为这是合理的吗?"

"当然是合理的。"

"那么你??承认调立式琴用左手是合理的。"

在场的译员弄不清是什么意思。我当即把一台立式钢琴模型拿过来放到桌上,指着说:"这是三角琴的弦,用右手是这样调。把它立起来呢?你说应该用哪只手?"译员先生说:"噢,我明白了,你这个道理是驳不倒的。"随后是译员与德国调律师之间的讨论,似乎与我无关了。稍后我告诉译员:"如果他习惯用右手,调立式琴时他应站起来改变扳子套插入弦轴时的角度"(以一支笔示意应在10-12点的角度移动)。德国调律师说:"我可以坐一只高凳。"我说:"如果你能背上个高凳到处调琴的话,也可以。"至此我们三人相视哈哈大笑,结束讨论。

临走,这位认真的德国老兄又问:"如果我培养的学生只会右手调律,你用不用?"(指我们工厂)"我要左右手都会的。"我以肯定的口吻回答。

(六)左手调律

世界范围来说,“左手”调律也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只能就国内情况谈谈其由来和发展。

前面讲过,王来安老前辈是原英国“谋得利”的真传弟子之一。王老以调音见长,他是以右手立姿调音。王老师的徒弟,即笔者本人的师傅潘仲华、桑士义均以右手立姿调律,但潘、桑二位师傅均能“左右开弓”双手并用,潘师傅更是天生“左撇子”。他们何以改“左手”调律?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师傅王老先生是一位宽厚仁爱的长者,在车间视察时(他是总工程师)经常以温暖而厚实的大手抚摸年轻人的头,只要你活干得好,学习认真,他并不刻意追求操作方式,徒弟们坐着调律他也不大过问,久之“左手”调律渐成气候。到笔者这一代则无一例外地全部改为“左手”坐姿调律。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轻松、高效。轻松到一边调音一边谈话,一边调音一边看报纸。虽然这只是在60年代纪律松弛情况下的不足取的做法,但其轻松高效却可见一斑。

“左手”持扳子的方法较为独特,它是以提琴握弓的方法握扳子,即手掌不接触扳子,灵活而轻便。粗调第一遍音时,扳子大幅度旋转才使用手掌。

“左手”调律的手法也很特别,其基本方法是“上下撬动”扳子,省力而灵巧。具体方法(指调立式琴)是以“9-11点”的角度将扳子套入弦轴,在提升音高、扳子向上运转时,以第3、4、5指钩住琴体上沿作为支点,大臂放松,以食指的第三关节、拇指的第一关节夹住扳子柄的端部“向上撬动”扳子。手比较大的人也可用2、3、4、5指钩住琴体上沿,用拇指向上撬动扳子。降低音高、向下运转扳子时,用4、5指顶住铁骨上沿,用1、2、3指“向下撬(拉)动”扳子,方法极为简单有效,特别是微调时优越性更为突出。

(七)击键的手法

钢琴调律时的击键,有两个要领:一是击键的频度(即快慢);二是击键的力度。分述如下:

1. 击键速度

众所周知,钢琴的声音是“鼓状”音,击键速度过慢,则调律速度会较慢,且听辨“拍”音的难度相应加大;若以适度的频率连续击键,使发音趋向于连续不断的长音,会为音准的判断带来方便。扳子的运转以使弦轴柔性“滑动”旋转为最佳。这正是弦乐器比打击乐器调音容易的原因。

连续击键如同提琴的运弓,使琴音连续不断发出,再配合弦轴的“滑动”旋转,使音高的变化成为清晰可听辨的“滑音”曲线,能使“拍”音的听辨变得很容易。由于低音弦的音量衰减较慢,击键速度应相应减慢。高音区声音短促,击键速度应适当加快。击键速度还与音准程度有关。音准差得较多时,击键速度加快;音准逐渐接近准确,击键速度逐时降低。确认音已调准时,则需用较重的“长音”进行“拍”音的听辨。

调律师的击键有多方面意义:a.击键使弦发音,从而判断音准;b.击键使琴弦振动,有利于将琴弦的“有效振动”部分与“无效振动”部分的张力趋向统一。琴弦张紧的过程中,整条琴弦要通过4个不同角度的曲折点:压弦条、弦枕、弦马上驳钉、弦马下驳钉(参见图4)。琴弦虽然经过4个曲折点,但其张力是一致的。在调音时,新的张力必然打破原有整条弦的张力平衡 ,多数情况下(在提升音高时)压弦条以上部分张力略大于“有效振动”部分(运转扳子的技巧不纯熟者除外),而弦马驳钉以下部分的弦段的张力小于“有效振动”弦段。其中,4个曲折点细分为5段琴弦,理论上张力均不一致,但经过适当较重度的击键,就能促使琴弦张力在瞬间得到统一,演奏使用时才能不跑调。

(图4)

2. 击键手法

以廖先生的看法,取坐姿调律,“右手击键必然象切菜一样‘剁琴键’,且黑键就无能为力了。”廖先生是否注意到钢琴演奏,他们坐在那里是如何去“剁琴键”的?可见,“剁琴键”不是取坐姿的必然产物。钢琴演奏的技巧,要求手指的第1、2、3关节撑住,使手掌呈弧形,手腕、小臂、大臂放松,把手臂的力量运用到指尖上去,如此弹键声音才能结实。同样的键盘乐器,手风琴、电子琴就不是这种要求。这与钢琴的键如同跷跷板的结构有关。学会弹钢琴是很难的,因为那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及运指如飞的灵活与速度。但是我们调律师仅学会用弹琴的力度去击键,则并非是难事。取坐姿以右手击键与演奏姿势相同,是最好的击键方法之一。

击键的重度也不是不变的,当音准差得多时击键速度快些,接近准确时重些、慢些,促使琴弦张力统一,音准稳定就会好得多。

在调八度音时,右手击键,小指力量较弱(经训练可改变),可以用4、5指同时击键(如果手不太小的话),以改善高八度音击键力度不够的状况;且同时注意在高八度单弦调好后,重力弹两下,再听一下八度,确认是否八度准确,然后再往下进行。

(八)其它

左手调律者是否如廖先生所说必然“伸直脖子”“瞪大眼睛”才能工作?廖先生所以这样看法,大约是指取坐姿在调次高音、高音时看不到“止音棒”,所以必然“伸长脖子”。然而多数左手调律师在移动高音“止音棒”时,看都不看。这在外行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在左手调律者中却是极为平常的。

廖先生说“用右手几十次重击琴键会毁掉钢琴”。无论左手、右手调律,通常40-60分钟可以完成(在钢琴厂里年轻人20分钟调一台琴是很平常的事),若每键重击几十次,那要多长时间调一台琴?因此是一种想当然,而事实根本不存在。

廖先生说站立调音可以保护耳朵,还画了图,好象真有那么回事,坐姿调律则会损害听力。照廖先生所言,钢琴家都应站起来弹。他们从4岁开始到七、八十岁,每天弹三、四小时(这算少的了),而且不象我们调律师只弹一、二个音,多数都是弹和弦。经常弹大力度的和弦,把延音踏瓣也踏下去,音量比我们调律时听到的音量不知大多少倍。若廖先生的理论能成立的话,大概钢琴家都会成为聋子。

不知廖先生从何处得知“一台正常使用的钢琴可以使用15-20年”。那些劣质钢琴终于在此找到了“理论依据”。正常情况下使用15-20年的钢琴正是其如日中天时期。即使在音乐艺术院校(每天弹10多个小时)也不只使用15-20年吧。

廖先生认为站立比坐着轻松,若廖先生真有此感受也不具有代表性,否则家具厂还生产椅子干吗?

廖先生认为取坐姿无法调三角琴,却未说明为什么。只要廖先生有机会看看真正的调律师是如何坐着调三角琴的,他就会明白了。

(九)结论

钢琴调律行业是一个新生的行业,虽然近年有音准仪器,对音乐听觉的依赖可以减少一些,但其操作仍需手工进行。且今后的若干年怕也不会出现不用动手的调音机器,所以作为一种以音乐听觉为基础,以运转扳子为技巧的这一手工行业不但不会消亡,且会发展壮大。

既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手工行业,其多样性是必然的,也是有益的。世界上没有人用左手,我们中国人为何不可以创造?前面讲过,三角琴用右手调是合理的,就不能不承认立式琴用左手是合理的。调立式琴用右手“想合理”就必须站起来调,尤其是大型立式琴,而站立比坐着辛苦、疲劳,在正常思维下是不争的事实。

人类所从事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追求安全、舒适、美好、幸福的生活。不管你信奉什么主义,其终极目的是没有区别的。即使如雷锋精神,他只是牺牲了个人的幸福,终极目的也是为广大人民享受更多的幸福。任何人,不管生产什么产品,都是这个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人们有必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也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劳动过程中只要条件允许,只要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尽量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如此看来,能坐着干的活,为什么非要站着干?如果真如廖先生的感受站着比坐着轻松、舒服,那又何必非要坐着呢?只不过这是个别现象。所以公共场所都设有椅子,连公园也不例外。

左手调立式琴符合“轻松”的原则,也符合不损坏弦轴的原则,因此应大力提倡左手调律。因为在钢琴总产量上,立式琴在发达国家占80-90%,在发展中国家则占99%左右。人们不能不承认,左手调律是对调律行业多样化的贡献。它不但不应被否定,反而应大力提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只要是合理而先进的,就不会被阻挡,随时间的推移必会发扬光大。

由于立式琴或三角琴放置的位置,有时不便使用左手,例如放在左侧靠墙的位置,就要使用右手,反之亦然。三角琴必须用右手调律,因此左手调律者必须也会用右手调律,因此中国的左手调律师几乎都是“左右手”共用。其中极少数没有调过三角琴的左手调律者不具有代表性,因为他们只要有调三角琴机会,用右手稍加练习即能掌握。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科技方面的落后是不能否认的。因此向国外的先进科技学习是明智的。在钢琴制造领域中,国外的先进设计、先进设备、先进维修工具,乃至先进的管理、先进的工艺,都是需要我们老老实实学习的,不认识到这一点则无从进步。然而仅就听觉手工调律而言,即不存在高科技,也不存在高深的不能理解的理论,仅仅是在以音乐听觉的基础之上,熟练地运用扳手,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中国的调律师必然达不到国际标准。世界上几乎没有左手调律,这是事实。但中华民族的先祖们能为世界奉献出“四大发明”,我们今日的华夏子孙难道不能创造出“左手调律”?近年,不少国际大牌钢琴家在我国各地演出,还没听说他们自己带调律师来,也未听说他们提出我们调律师调的音达不到水平而影响演出。这说明我国各地都有高水平的调律师,倒是我们自己因为跟外国人学过几天,就把外国人捧上了天,把自己的同胞说得一无是处。其本质无非是抬高自己。

左手调律、右手调律本不存在什么矛盾,你喜欢用哪只手就用哪只手,喜欢坐就坐,喜欢站就站,只要运转扳子的方法符合保护弦轴的原则,能达到稳、准、快的要求,就是合理的。如此说来,左右手都会调律才是最方便、最轻松的。你若真是一位高级调律师,你能纯熟地运用调音扳子,只要你愿意,你必能“左右开弓”,如同大多数书法家都能用双手写字一样,双手“运扳子”也非难事。难的是有个正确的认识。多数外国人看不起我们,是因为不了解我们。我们自己看不起自己,是既不了解外国人,也不了解我们自己,是一种盲目。若我们多一些谦虚,去认真学习人家的长处;多一点刻苦,努力去锻炼提高自己,就必会减少盲目。

中国的钢琴工业正处于发展时期,调律师行业也正在发展壮大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调律师们不仅会为中国的钢琴工业、钢琴文化做出贡献,也必将为国际钢琴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