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就是做了还以为亏欠[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0 16: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常有老师向我“诉苦”,慨叹世风日下,学生的感恩之心也日渐淡薄,自己的一腔热情换来的往往是学生的一脸冷漠,因而备感失落。每逢此时,我便将自己的座右铭笑而告之:爱就是做了还以为亏欠。久而久之,这句话竟成为校园流行语。一位老师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此语似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浮躁的心归于平和,失落的心归于感恩。”

    “爱就是做了还以为亏欠”语出《圣经》。圣保罗在《罗马书》中写道:“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为何“要常以为亏欠”呢?因为在基督教看来,世人皆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世人皆无法做到像神那样爱人,因而亏欠了神的爱和对弟兄的爱。正如欧洲共同市场议会议员凯弗德爵士所言:“我们服务大众乃是基于我们对神舍命的爱的回应,他的爱是我们不论如何服务大众也报答不完的。所以,不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责任理当如此。”个中理念或许是没有基督教信仰的人所难于理解的。然而这种“亏欠感”却非基督徒所独有。我想起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那段有名的话:“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已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对人类贡献卓著如爱因斯坦,“亏欠感”尚且如此强烈,对每一位普通人而言,有无“亏欠感”乃至“亏欠感”强烈与否,或可作为检验一个人良知大小的标尺。

    “爱就是做了还以为亏欠”意味着首先要“做”,爱而不做是没有意义的。一个爱的生命不是用言语来表达,而是用行动将它活现出来。爱是一切善行的原动力,没有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行。因此,由爱所做出的善行是自然的流露,而非取决于所爱的对象。正如朋霍费尔所言:“爱不求回报,只求那需要爱的人。”当你的生命拥有爱时,你就会用行动来表达,而不会去计较条件、计算代价,也不会因外在环境而影响你的行动。

    真正的“亏欠感”来自于对神圣之物的谦卑与虔敬。作为一名教师,每日每时面对着最接近神性的生命之最神秘的成长,感情的相互交融、生命的相互滋润、人性的相互激荡,必将在灵魂深处开出最美丽的花朵。一种绽放的喜悦会使许多富有爱心的教师产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感。做的愈多,亏欠感反而愈强烈;亏欠感愈强烈,会促使他做得更多。

    闻名世界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所“做”之多便令人惊叹!在他短短52年的生命里,有23年是在他家乡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夫雷什中学度过的。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中,他著有41部专著和小册子,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文艺作品——供孩子们阅读的故事和童话,临死前还给出版社送去了5500页打印的未发表的文稿!晚年他常常因病住院,但即使身在病房他仍然坚持工作,当病友劝他休息时,他回答说:“人的使命,就是为了人民而生活。”为了人民,为了孩子,他奉献了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从而成就了一部“活的教育学”,在世界教育史上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当代教育名家李镇西,在其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爱心与教育》中,反复提到自己对学生的爱是在“还债”:暑假带学生旅游是在还债,周末请学生到家里吃饭是在还债,按学生学号轮流家访是在还债,常年累月超负荷工作是在还债……1993年的“父亲节”,广东《黄金时代》杂志向李镇西转寄了一张他任教的学生赠给他的节日贺卡,当看到学生称自己为“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时,李镇西热泪盈眶,喟然叹曰:“看来,我对学生欠下的债是永远也还不清的了!”看似不可理喻,答案即在于李镇西常说的一句话:“因为我承受了太多的来自学生的爱。”

    爱乃行动,惟觉亏欠,方能主动;爱乃倾流,惟觉亏欠,方能生生不息。为人师者,惟有常怀亏欠之心,方能从利益计较、患得患失的心境中超脱出来,满目光风霁月,心地坦荡光明,尽享教育风景之美,而日臻教育自在之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