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感到鼻塞不通、嗓子干、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全身发抖、发烧,体温39℃以上,往往还伴有剧烈头痛,全身关节和肌肉疼痛,疲倦乏力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恶心、腹痛、头晕目眩等症状,且周围的人也有类似表现,那就可能是得了流感。流感的传染性强、发病急,而且还有可能会引起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与流感不同,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喉咙痛痒、鼻塞、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和咽痛,病情相对较轻,一般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往往5到7天后就可痊愈。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感冒后患者不要滥用抗生素,而是要多休息、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预防流感或感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二,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三,多喝水,多吃水果,保证维生素C的摄入。四,注意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沈策主任提醒,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最好戴上口罩。感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勤洗手。
慢性支气管炎也就是俗称的“老慢支”,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每到秋冬季节,不少“老慢支”患者就容易复发。这是因为寒冷的空气会引起气道黏液分泌物增加、纤毛运动减弱、气道的抵抗力下降。受凉、感冒、吸烟、疲劳常常是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罪魁祸首”。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咯痰、气喘,且在早晨起床时症状容易加重,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有时还会出现气道痉挛。在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量会有所增多,黏稠度会增加呈黄色脓性,甚至痰中带血,一旦并发肺气肿,还会导致呼吸困难。
沈策主任指出,眼下,“老慢支”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和流感,最好不要经常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剧场等,以防交叉感染。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平时要坚持户外锻炼,如散步、骑车、打太极拳等,但不建议在冬季的早晨,尤其是有雾的时候进行户外锻炼。平时要积极提高机体和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长期伴有缺氧的患者,可进行家庭氧疗,在家中自备氧疗设施,坚持吸氧,从而减轻由缺氧造成的重要器官损伤。
冬季是肺炎的高发季节,抵抗力较差的老人与儿童要特别注意预防。据统计,对老年人而言,冬季肺炎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60%到70%,同时,肺炎位列8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病因的第一位。在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肺炎也位居前列。
肺炎起病较急,症状常表现为怕冷、全身发抖、发烧,常伴有高热、咳嗽,起初主要是干咳,继而有痰,通常咳黄脓痰,甚至会咯血,有时还有气喘、胸痛等表现。
积极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冬季防治肺炎的关键。预防肺炎首先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要注意合理营养,在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物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木耳、芝麻、萝卜等。此外,还要保持居室的卫生,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抵抗力不佳的易感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感冒。
支气管哮喘也是最容易“乘冷而入”的常见呼吸道疾病。
哮喘往往起病较急,容易在清晨或夜间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胸闷、咳嗽、干咳或咳白色泡沫样痰。也有一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持续的慢性咳嗽。沈策主任提醒,不少患者在哮喘发作前都会出现夜咳增多的早期症状。因此,一旦发现夜间咳嗽不断就需要引起警惕。
环境因素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屑、吸烟等与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所以预防哮喘首先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勤换床单,勤晒棉被,室内要经常通风,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尽量不要在家里养宠物。此外,哮喘患者最好随身携带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一旦发作可及时用药,如果不见好转,应尽早送医院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