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楼主: 小风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大家庭教育方式扼杀聪明宝宝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4:43 | 只看该作者
1至2岁的宝宝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此时父母采用妥协的方式满足宝宝的要求,宝宝就会在下一次以更糟糕的行为来取得父母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从这时起,父母就要坚决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

    1、包办代替:有些父母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前的一切都为孩子安排好。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形成宝宝对父母的依赖性,阻碍宝宝自立性的发展。父母应从宝宝1岁后就开始培养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

    2、不适当的满足:1至2岁的宝宝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此时父母采用妥协的方式满足宝宝的要求,宝宝就会在下一次以更糟糕的行为来取得父母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从这时起,父母就要坚决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

    3、干涉太多:要让宝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培养起宝宝的自立性。干涉太多,会使宝宝产生对父母的反感,也可能使宝宝形成儒弱的性格。

    4、不理解宝宝:1至2岁的宝宝,有时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宝宝,会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也有利于亲子间亲密的关系。反之,宝宝会对父母产生不满。

    5、模棱两可的语言:1至2岁的宝宝,理解力和判断力还不强,因此,父母要用清楚、直截了当的语言给宝宝明确的指示,否则,宝宝会无所适从。

    6、不良的榜样:1至2岁的宝宝好模仿,父母不良的习惯如讲秽语。边看电视边吃饭等,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纠正不良的习惯。

    7、教育不一致:上下辈或父母之间对宝宝的教育不一致,一方批评、另一方袒护,会抵消教育的作用,也会降低宝宝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8、父母的落实罗嗦:当宝宝犯错误时,父母唠唠叨叨数落个没完,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

    9、失控:当宝宝做错了事或闯祸时,父母大发雷霆会使宝宝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同伴。

    10、体罚后反悔:这种教育方式会使1~2岁的宝宝不明是非,对父母的行为感到迷茫。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5:0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有九种中国常见的错误家庭教育方式,看看你的家庭教育方式正确吗?

    第一,唠叨式
  
    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唠叨式呀?自己对号入座。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
  
    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希望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式。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训斥式要取消。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5:1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家长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打骂式破坏孩子前途,都要不得。
  
    第五,达标式
  
    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考试前情绪非常紧张,为什么,压力太大。如果考试前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告诉孩子只要考出真实的成绩就行,结果孩子可能考得更好,会好很多。面对好成绩孩子自己倒可能还不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家长反而要安慰孩子。这才是好状态。
  
    你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当孩子不能达标时,你就来唠叨式,训斥式,效果肯定不好。
  
    第六,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这种做法如果有,也要取消。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5:3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都是错误的方法。
  
    第八,催促式。
  
    不断催促孩子,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很多孩子说,我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请做家长的体会体会,本来你想干点事,想收拾一下屋子,想擦擦地,你爱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快擦擦地吧。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你本来主动要做的事情,本来还想得到别人欣赏的事情,别人一催,你反而不想做了。
  
    在别人的催促下干,你还有什么意思啊?
  
    小孩的心理其实和大人一样,小孩比你还稚嫩啊,你们成天欺负孩子,怎么可以呢?不可以的。
  
    第九,愁眉苦脸式,处处为孩子操心,也叫操心式。
  
    请大家想一想: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态度。父母要是对你不理解一下,呵斥你一下,父母苦着脸,或父母高兴一下,对你有很大影响啊。可是你现在当了父母却忘了这一点。这很不应该啊!
  
    一个很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5:51 | 只看该作者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做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视和加强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建构儿童的健全人格。下面就列举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怎么这样笨啊!”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6:05 | 只看该作者
2.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6:19 | 只看该作者
3.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6:37 | 只看该作者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6:56 | 只看该作者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8:27:10 | 只看该作者
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