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69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一天弹八小时成不了钢琴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7 11: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一天弹八小时成不了钢琴家  


      近日,看了一篇报道觉得非常不错,转给大家分享!


  在近期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和上音国际钢琴大师班上。除了选拔钢琴俊才、悉心传艺之外,名家们也给习琴者带来“怎么弹琴”的建议。格拉夫曼等知名教授提醒中国习琴者,只知钢琴不知其他,不应该是一个学琴者生活的全部,中国琴手必须摆脱为了弹琴而弹琴的怪圈。  
  弹琴之外还有其他
  曾经身为郎朗、王羽佳、张昊辰老师的柯蒂斯音乐学院前任院长格拉夫曼认为,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亚洲、尤其是中国学生涌向朱莉亚、柯蒂斯这样的名牌艺术学府。“朱莉亚的亚洲学生队伍可壮观了,学院附近的地铁站里满眼看到的都是背着琴盒的中国、日本、韩国学生。所以,老师们开玩笑说,朱莉亚地下有一条直通亚洲各国的地道。 ”格拉夫曼说,他从报纸上看到中国现在有1500万琴童在学习钢琴,但是,这未必说明中国学生会在音乐上更优秀。“在很大一个基数上产生一批优秀的学生是必然的。而且,技术是最基本的东西,只要肯勤奋练习,练个七八年,技术上的要求都能达到。但是,钢琴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 ”
  格拉夫曼认为,当下中国有那么多孩子学琴,甚至有许多不发达的地方有大量学琴的孩子,跟他们的父母相信音乐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有关。“我也听说了一些异常严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 ‘每一个领域都做到最好’,孩子们被逼着每天弹七八小时的琴,我觉得在西方家庭,不会这么做。的确有人认为亚洲学生技术好,但想象力欠缺。我认为,弹琴之外,他们应该有正常的生活,应该有社交、看电影,做其他同龄孩子做的事情。我们是要培养有特点的音乐家,而不是风格统一的演奏者,所以现在特别是中国的家长,让孩子每天都弹很长时间的琴,等于走入一个极端。 ”
  触类旁通方成大气
  上音国际钢琴大师班艺术总监周铿则对于目前专业习琴者“只知钢琴不知其他”提出了异议。他说,长久以来,音乐学府里走出的学子似乎只会弹琴,只会动动手指,他们对于钢琴之外的其他艺术行当,比如文学、绘画、艺术歌曲、艺术营销等等一无所知,一心只奔着成为独奏家而去。其实,一群学琴者中哪里可能出来这么多独奏家?何况,一天弹八到十个小时,就能培养出独奏家了吗?
  这次上音国际大师班上,国际著名音乐学院院长、钢琴名教授们给学员们讲肖邦、贝多芬、李斯特等,他们解析作品时触及文学来源,也涉及作品的诗性,这说明一个好的钢琴家的修养绝不仅仅在88个键上。 “不少优秀的钢琴家只把一半时间交给钢琴世界,一半时间则花在了阅读和吸收其他艺术养分上。李斯特的奏鸣曲大多从文学作品产生创作想法,肖邦作品中看得到大量的诗。姐妹艺术能够帮助钢琴家丰富自己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封闭学琴的理念,倡导放开心扉去学习其他艺术。 ”周铿表示,今后的上音钢琴大师班将搭建一个更加宽阔的平台,让学员们除了钢琴之外,还能接触艺术歌曲、室内乐、文学艺术类的内容,“在触类旁通中,钢琴会和其他艺术碰撞出灵感和火花,弹琴者的心胸和天地才会更加宽广。 ” (记者 伍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11-29 15:19: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3
发表于 2012-12-1 21:23:45 | 只看该作者
看后深有感触!
4
发表于 2012-12-1 22:21:39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只有准确而没有人的感情和理解、诠释,还不如直接听电脑合成的钢琴演奏。都说功夫在**外,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吧~
5
发表于 2012-12-4 11:04:01 | 只看该作者
时间固然重要,练琴的质量更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