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薄荷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墨庄金戋随笔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23:40 | 只看该作者
上午的期中考试中最后一题思考题有一定难度,但学生还是显示出了比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了多种解题策略,让我印象深刻。题目如下:
有两支蜡烛,一支比较细,一支比较粗。细蜡烛长30厘米,可以点3小时,粗蜡烛20厘米,可以点20厘米。同时点燃两支蜡烛后,几小时后两支蜡烛长度相等?
分析:这是一题挺生活化的题目,但对于学生而言,要解决这一题并不容易。如果只是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一题应该归入到追及问题之中(不过很可惜,我们学生并没有这种题目的经验),两支蜡烛长度相差10厘米,同时点燃,可以看成是同样长的两支蜡烛粗蜡烛先点去了10 厘米(相当于追及问题中的相差路程),由题中条件可知两支蜡烛的燃烧速度分别是:30÷3=10(厘米)和20÷4=5(厘米),燃烧速度差是10-5=5(厘米),则追及时间是10÷5=2(小时)。这无疑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思路,但正因为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这种解题模型的经验,反过来也少了某种束缚,反而出现了不少非常规的多种解题策略,让我眼前一亮。
1、算术方法
(1)先求出各自的燃烧速度:30÷3=10,20÷4=5
     算出到多少厘米才会相等:30-20=10,20-10=10
     推算出所需时间:10×2=20,5×2=10
     结论:2小时后相等。
(2)先求出各自的燃烧速度:30÷3=10,20÷4=5
     烧1小时后的剩余长度:30-10=20;20-5=15
     烧2小时后的剩余长度:30-10-10=10;20-5-5=10
     结论:2小时后相等。
这两种方法看上去并不怎么规范,与上面分析的方法并没有怎么搭上边,但其实,这两种方法与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列表”关系很密切,如下:

燃烧时间(小时) 01 2
细蜡烛剩余长度 30 20 10
粗蜡烛剩余长度 20 15 10

从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当2小时后两者相等,而上面两种方法,与这种思路不谋而合,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2、方程方法:
先求出各自的燃烧速度:30÷3=10,20÷4=5
解:设X小时后相等,得:
30-10X=20-5X
10X-5X=30-20
     X=2
3、画图的方法
这是我最愿意推荐的方法,学生中出现了几种画图的方法,都很值得一看:
(1)


通过四幅系列的柱形图,清楚地表现了每个时间段的蜡烛燃烧情况,让人一目了然。
(2)


通过更为简略的线段图,显示了需要2小时两支蜡烛才会燃烧至相等。
(3)


与上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还在右边加上了详尽的说明,让人看得更清楚,很典范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启示:我们常常努力地教给学生我们自认为合理的解题策略,殊不知,这反而可能扼杀了学生可贵的创造力;教师有时的无为,正是学生有为的前提。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23:57 | 只看该作者
从《连乘应用题》的案例比较中看解决问题教学的价值(远程培训作业)
      解决问题是数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相比原先的应用题,它不再单独设立单元,而是分散于各个知识点中,在学习各知识点的同时,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能力。如何认识它的价值,显然是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在远程培训应用题专题中提出了《连乘应用题》的两个案例,我们据此作个比较,以期来认识解决问题的价值。
      在《连乘应用题》两个案例中,案例1的教学显然是基于教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应用题,列出算式,解释算式的意义,而且特别强调算式意义的解释,不允许出现偏差,是一种外加于内的机械的接受式的学习,学生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走,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一种机械模仿。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累,而对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几乎没有特别大的作用。
      案例2转换了师生的角色,教师不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先呈现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提取出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借助学具、画图等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交流,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让学生讨论各种解法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完全是学生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学习,教师不再让学生纠缠于机械地说理,而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
      从这两个案例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把应用题代之以解决问题,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是对解决问题价值的重新认识。
      1、解决问题重在培养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自己有了内在的疑问,才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解决问题重在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多样化策略的比较中逐步优化,形成数学模型,进而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平等的对话,进行观点的碰撞,思维获得进一步地发展。
      4、解决问题重在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力量。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24:15 | 只看该作者
从被动操作到主动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师尝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由于认识及操作上的原因,也往往出现教师规定探索步骤、学生被动操作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进行所谓的探究,探究的内容、方法、步骤等都由不得学生作主。要转变这种现象,关键还是在教师,解放学生的头脑与双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主动探究来。
要让学生主动探索,首先要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只有学生自己有了需要探索的问题,才会有一种迫切要求解决的冲动,这也是儿童的天性决定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儿童把好好的玩具拆得粉碎,为啥?就是孩子对它好奇,有疑问,想解开疑问,于是出现了这种行为,其实,这便是一种最原始的探索行为。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先出示问题:
一部200000万字的书稿,小张5天可以完成,小王4天可以完成,两人合起来打,几天可以完成?





让学生独立解答。在学生获得结果后,让学生汇报,出现了几种情况,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如下:





1、200000÷(1/5+1/4)





2、90000÷200000=2(2/9)(天)





3、200000÷(200000÷5+200000÷4)=2(2/9)(天)





4、1÷(1/5+1/4)=2(2/9)(天)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不正确?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得出3、4都是正确的,而1是把具体的工作量和抽象的工作效率混在一起了,2则是把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弄反了。





接着把200000改成500000,让学生猜测:天数是多少?是否会比原来多?学生大部份认同比原来天数多,应该是5天左右,也有少数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认为应该不变。我让学生先计算再确定,学生计算一阵后,纷纷说是一样的。





孩子已经开始出现疑问,于是我再让学生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字数,再进行解答,会有什么发现。学生解答后我抽了几个学生回答,并板书在黑板上,如800000÷(800000÷5+800000÷5)、100÷(100÷5+100÷4)……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都说结果不变。我继续问:这个结果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学生自然得出了与字数多少无关,而只与个人完成的时间有关。从而得出:可以把总量看作单位“1”来计算,这些不同的算式都可以用1÷(1/5+1/4)来代替。





其次,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出现了疑问,没有猜测,就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先进行猜测,然后让学生自己拟定验证的方案,进行验证(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获得结论。
如《圆的周长》一课,在教学中我先通过一个正方形与一个正方形内切圆的图,让学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当学生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而且认真地说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时,我让学生思考: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个结论?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来验证,于是,我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圆形材料和工具,进行测量计算,验证猜想。
第三,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形成探索的习惯。在探索结束后,让学生再回顾一下我们探索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探索的?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获得了什么经验等等,以利于学生以后的探索。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24:2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统计的调查列表清晰易操作,值得我们借鉴,对统计数据的正确认真分析有很高参考价值,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娴熟可见科研水平也很高,期望更多这类科研报告分享,谢谢!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24:38 | 只看该作者
分数和小数相乘教学片断与反思
一、引入
师出示11/4),2.45/7,问:两两组成乘法式题,可以写出哪几个?
生先独立写,再汇报:11/4×2.411/4×5/72.4×5/7
师:把上述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
生:1(1/4)×2.42.4×5/7一类,11/4×5/7一类
师:依据是什么?
生:分数乘分数一类,分数与小数相乘一类。
师:分数乘分数已经学过,这节课不再研究,这节课一起研究分数和小数相乘。
二、展开
师出示11/4×2.4,问:你能计算这一题吗?自己试一试,能有几种方法就用几种。
生独立计算。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要求各人轮流发言,认真听别人发言,不重复别人的方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进行全班交流,哪个小组先来发言,说说你们的计算方法。
1:我们是把分数化成小数算,1.25×2.4=3
2: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算,5/4×12/5=3
3:我们是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2.4+1/4×2.4=2.4+0.6=3
4;可以直接约分,5/4×2.4=3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
生:第四种。(也有些不同的声音,喜欢第一、二种)
师没有作评判,继续出示:2.4×5/7,请你自己选择方法计算。
生继续独立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1:我用了分配律,2×5/7+0.4×5/7=10/7+2/7=15/7
2:我是把小数化成分数算,12/5×5/7=1(5/7)
师:为什么不把分数化成小数算?
生:5/7不能化有限小数。
此时,一位学生在下面悄悄的嘀咕:直接相乘也可以。
师:你具体说说。
生:就是把2.45相乘,分母不变,即2.4×5/7=12/7=15/7
师再出示: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







11/6×1.8
1(2/5)×0.2
1(2/9)×1.5







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分数与小数相乘,把小数化成分数算是最一般的方法,但不同的数据,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
反思:
1、选择典型、合理的材料,促进学生的探索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适合自己的算法。面对11/4×2.4这样一题,学生可以有着多种计算的选择:化分数算、化小数算、直接化简计算、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根据他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或者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个环节的探索活动,是学生进一步合作交流的前提。
2、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充当被动的听众。
3、不急于评判某种方法的优劣与否,而是通过具体、典型的材料,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感受各种方法适用性,从而在不同的计算情境中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合理的方法。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37:21 | 只看该作者
长假结束,第一天上课,天气非常好,但人却提不起什么精神来,也许是长假综合症吧,无论是我,还是学生,总有些怪怪的。





今天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内容比较多而杂,复习中还是抓了两条线,一是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二是用字母表示数与解方程的技能训练,在培养渗透学生的代数意识方面显得比较弱,过于看重了技能,也许是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而焦虑了吧。





复习还是比较顺利,很平,但完成了任务,常态下的课,只能是常态吧。在作业中有些问题,需要在以后加以重视:





1、不能忽视的计算错误





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解125-6X=2.9这一方程时,在师生都认同板演学生正确时,下面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按我的惯例,我让这位同学提出她的意见,结果她说:125-2.9=123.9,而不是122.1。当我把她的意见写在黑板上后,她自己也发现了问题,自己也笑了,原来她在减的过程中,先是以减数的十分位上的9减被减数十分位上的09,再进行整数部份的减,得出了这样的一个错误结果。这样的错误,并不只出现在小数减法中,在分数减法中也时或能见,如21/7-6/7,往往有学生解成25/7),究其原因,与前面的如出一辙。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出现这种看似粗心的错误,其实有必要引起老师的重视:学生其实已经根深蒂固的形成了一种用大数减小数的思想,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思想迁移到了局部中,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如何解决,还真是有点棘手。





2、有余除法逆运算不熟练





作业中有这样一题:一个数被Y除,商31,这个数是(
)。





11位学生出现了错误,占了24%,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据,如果把Y改成具体数,也许没有这么多的错误,但有了这个Y后,学生却有点不知所措,分析学生的错误,最多的是X÷Y=3……1,有5位学生,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为何如此,还是对题意不清的问题,没有弄清要求是用一个式来表示数,而不是列出方程。另各有两位学生出现了(Y-1÷3Y÷3-1的错误,显然是对除法的逆运算关系不清所致。





3、出现多个未知数列方程出现困难





作业本中还有这样一题: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1,这三个数是(
)。





这一题如果仅仅是要求学生解答,并不困难,90%学生能够解答,但让学生用方程解答,却出现了大问题,有40%强的学生出现错误,主要有:





1)用算术方法解





2)设三个未知数,列出这样的方程:X+Y+Z=51,无从解答。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在面临三个未知数时,没有很好地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只要设一个未知数就能解决的要点。这还是学生缺乏代数意识的因素所致吧。
27
发表于 2010-6-30 11:44:39 | 只看该作者
哇塞。。。
28
发表于 2012-3-22 15:26:28 | 只看该作者
也太难了吧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