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10932|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肖邦 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 和大家分享一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3 09:5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4:59 编辑

《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
 《雨滴》(降D大调前奏曲)是浪漫主义钢琴前奏曲的创始人肖邦所创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之一,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对整个浪漫主义音乐中产生重要的影响。肖邦的前奏曲虽然篇幅短小,但形象鲜明、含意深刻。每一首前奏曲都被后人添上标题。虽然这些标题有牵强附会的一面,但从作品的音乐形象来看,也有几分道理。《雨滴》是一首流行甚广的前奏曲,它始终反复着一个单音,并伴随着单调的节奏,的确有雨水滴答之感。  uCpk1d  
rgg3{bU/  
  创作背景:  
  《雨滴》创作于一八三八年。当时肖邦正在地中海马尔岛疗养。关于这首前奏曲的创作,有这样一段传闻:一八三八年,活跃在巴黎乐坛上的肖邦,由于肺病的恶化,经女友乔治·桑的安排,千里迢迢地来到四季如春的地中海马尔岛。由于肖邦“的病情和乔治·桑的衣着打扮,使他们在租房问题上发生了困难。后来经乔治·桑四处奔走,勉强借到一座山殿之中的古老寺院。寺院中不但毫无设备,而且漏雨,简直不能住人。因为寺院十分寒冷,买东西也很不方便,所以,肖邦的养病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有一天,乔治·桑上街买东西,恰巧下了大雨,迟迟不能回来。肖邦躺在家里即寂寞又惧怕。正在这时候,房间又漏雨,滴滴答答令人心烦。肖邦在不耐烦之中,起身写作,一口气完成了这首著名的前奏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0:0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4:59 编辑

 音乐欣赏:  Af>Ho"i  
:K_JY   
  肖邦在这首前奏曲中,形象化地使用了一个固定的单音,它伴以单调的节奏型,好像是对有节奏的雨滴声的描绘。这首前奏曲的音乐形象虽然比较单一,但它仍然有许多细腻的变化。  Awad!_VdHS  
)/F1,&/N`e  
  乐曲的开始部分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悠悠自如的“雨滴”声,仿佛是从朦胧的雨中传来的田园牧歌----这段“牧歌”的情绪也微微地起伏变化。开始是沉醉在大自然的的悠闲,慢慢地变得有些激动,好像是作者对大自然发出的感叹中间部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段落,它把人们引进神秘的境界。低声部缓缓行进的旋律伴随着单调而神奇的“雨滴”音型,显得十分深沉、威严。有人把这段音乐看作是一幅富有浪漫气息的图画:夜间,一列人群在庄严而阴郁的众赞歌中神秘地缓步而行  +9mnxU>  
|PED8K:rU  
  中间部分的音乐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庄严的众赞歌中,夹杂着各种情绪变化。第一个对比的形象,是出现在十二小节的众赞歌以后,低声部的八度双音,在五度的跳进中起伏,加上很强的力度,使这一部分的音乐形象显得十分强烈、鲜明。中间部分的第二个对比形象,是在它的末尾。这是一段十分抒情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和歌唱性的低音线条综合在中声部隐约可见的“雨滴”声中,显得十分静谧。  w%[ `'_[  
ggUJ -M'2h  
  前奏曲的再现部分比较简练,它只再现了一个乐句。但它的尾声比较完整,并且意味深长:音乐渐渐远去,“雨滴”声慢慢消失,留给人们的是无比丰富的想象。 rSVU|O3m;  
=MqefV;-

3
发表于 2010-8-23 10:0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4:59 编辑

很好听~~~听起来 很伤感的说

4
发表于 2010-8-23 10:0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4:59 编辑

谢谢 楼主 分享  以后 在多多奉献好听的哟。

5
发表于 2010-8-23 10:0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5:00 编辑

和 下雨天 那种忧郁的心情 一样。。。

6
发表于 2010-8-23 10:0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5:00 编辑

雨滴。  很久以前 听过 现在在一听 又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7
发表于 2010-8-23 10:0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5:00 编辑

《b小调前奏曲》(OP.28,No.6)更符合“雨滴”的标题,其曲风伤感,伴奏声部有“雨滴”特征。《雨滴》是肖邦的前奏曲里流传甚广的一首。乐曲的音乐形象虽比较单一,便仍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曲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清纯的雨滴声,仿佛是雨夜里飘荡的无言歌,充满浪漫气息。

8
发表于 2010-8-23 10:0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5:00 编辑

关于雨滴的名字  
  据乔治·桑在《我的一生》中记载,有一天她在暴风雨后回家,听到肖邦正应和着屋檐滴落的雨声弹奏一首前奏曲———这恐怕就是“雨滴”的出处;不过乔治·桑随后又写到:“当我让他留意窗外的雨滴声时,他否认曾听到雨声,还很不高兴我将此称之为模仿和声。”由此可见,肖邦并未给此曲取名“雨滴”。其实“雨滴前奏曲”总体上纯净明朗,如赞美诗般清新与宁静。

9
发表于 2010-8-23 10: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5:00 编辑

好贴 。

10
发表于 2010-8-23 10: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er 于 2015-9-8 15:00 编辑

顶、8楼说的很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