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学琴是一个系统工程。我的体会归纳起来为四句话:因材施教、兴趣入手、强化素质、全面发展。
每一个儿童的性格、身体条件、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只用一种方法教所有的儿童是不妥的。只有针对儿童各自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学琴必须首先解决兴趣问题,引导、讲解、聆听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音乐经典名著,多带儿童参加音乐活动,领略音乐无穷的魅力,使儿童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将帮助学生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琴童的最终成才主要决定于自身的基本素质,特别是音乐素质。因此学琴同时最好同时开一门视唱练耳课,熟背、浏览民歌、戏曲、曲艺等,要经常请人将钢琴调准,听辨旋律、和声,练就出一付“音乐的耳朵”,所谓强化,是因为儿童在六岁前为听觉敏感期,只要训练得法,三个月至半年,儿童即可获得“固定音高概念”(音乐天才儿童的重要特征)而音乐素质的测评是报考音乐学院时往往是一票否决的。素质的训练为琴童成才打下最重要的基础。
知识是互相渗透的。儿童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以多涉猎为好。中国古代文人讲究“琴棋书画”的全面修养是有一定道理的。仅就学习音乐方面,琴童除了学琴,最好先后掌握有关旋律、和声、即兴伴奏、指挥、乐队等方面的一般知识。使琴童既专又博。使他们长大后,不论以不以音乐为业,都具备有较全面的修养和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人人都是天才,只要用心培养”。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