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6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爸爸送孩子去医院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2 17: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宝宝来到世界上,上医院可是人生的一件必修课——因为即使没有毛病,例行检查与防疫也得去医院。对父母来说,如果把养育孩子也看成人生的一个必修课,那么带小宝宝去医院就是这个课程的难点之一。谁来完成这个作业比较合适呢?

    如果说有小宝宝天生就爱去医院,那只怕是1%以内的小概率事件。因为一群“白衣天使”在巨大的房间里忙碌进出,对小宝宝而言基本上就是一片“白色恐怖”。如果更有“良药苦口”与“针到病除”的经历,视觉上的恐怖又加上了生理上痛苦的条件反射,相信绝大部分小宝宝难以开心。更要命的是,小宝宝的病还等着治呢!指望谁,爸爸还是妈妈?

1、医院与家的距离
    如果小宝宝因为疾病(特别是急性发作的疾病)而要去医院,家到医院的距离就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而是一系列操作的组合。这些操作要求精确、并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父母通常是从小宝宝的哭闹不安体温升高等反常状态中判断疾病的可能,特别是1岁以下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哭闹是他(她)对病痛最基本的反应。而大自然的奇妙就在于,婴幼儿的哭声设计得非常有意义,它能在生理层面上引起父母的不安、紧张与焦虑。小宝宝哭得一声比一声紧,妈妈的心也就越来越紧,又是心疼、又是怜爱、更是担心,而面对小宝宝放声音大哭,妈妈心里恐怕已是六神无主、方寸大乱。就说我们家,前几天晚上宝宝可能肚子不舒服哭得厉害,她妈妈又急又心疼也跟着哭,这时候还有谁能顶用啊!其实呢,这时候我们面临大量的工作。
    首先要判断小宝宝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疾病,大家要尽量想想最近小宝宝吃的什么、玩的什么、去过什么地方,这样才可能找到病情的源头。然后根据病因判断选择适当的专科医院、儿童医院或者普通医院;接着就是尽快联系医院确认有相关医生、相关设备及床位等等;再就是要用最快捷安全的方式送小宝宝到选定的医院、、、、、、这一连串的应急反应机制不亚于特种部队面对紧急任务,需要灵活冷静的头脑、坚强的意志和健壮的体魄来完成。相信爸爸更能胜任!

2、 病情的准确描述
    到医院后需要马上与医生沟通,反映小宝宝的情况,以便对病情进行确诊。我们知道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非常状态下描述事物,基本上都很离谱。心理压力大了,判断机制就会失调,如果压力来自皇上,鹿会变成马!情绪要是过于集中于对小宝宝状态的担心、焦虑与强烈不安,对小宝宝情况的描述就会产生一些偏差,从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准确诊断。本来是妈妈对小宝宝的日常起居情况更熟悉,但小宝宝这一哭闹,妈妈不就心急心慌了嘛!中国话里面“急”后面一般会跟个“忙”,“忙”和“慌”后面一般会跟个“乱”,而这时小宝宝正等着确诊呢,可不能再有任何“乱”!这样,大家也可以知道谁来对医生描述小宝宝病况比较合适啦。
    还有,小宝宝病情的确诊可能要在医院各个科室之间跑上跑下,化验、交款、取结果等等,还要抱着小宝宝——这些可都是体力活哟!再者,小宝宝在医院可不比得在家里。外面的环境相对比较陌生,医院更容易使小宝宝心理产生恐惧,本来就哭闹的他(她)此时可能会更加放声大哭,因此需要一个熟悉而高大威猛的身躯紧紧陪伴小宝宝身旁,使他产生一定的安全感,这一点恐怕也是爸爸比较合适吧。

3、治疗方案的确定
    对小宝宝的冶虽然主要是医生的职责,但现在医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医生会将各种档次的药物和冶疗方案推出来让大人选择,这也是医疗改革和市场化的“成果”。面对各种药物与方案,我们要对其性能价格近期与远期效果副作用等等与医生交流与沟通,选择最优的方案。可以想象,妈妈们本来就对一大串拉丁文药名一头雾水,再加上爱小宝宝心切,此时一定是房地产商的气派: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大家都知道,小宝宝所患的病症一般都是常见病症,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基本的药物都可以解决。就拿抗生素来说,医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与细菌病毒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细菌病毒也在不断地增强适应能力,这就是抗药性,这场斗争远远没有结束,胜负也还没有结果。要是一开始就给小宝宝用最贵最先进的抗生素,会使小宝宝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今后真有什么大点儿的毛病就力不从心了!还有维生素系列,本来是技术含量低、成本低、非常普通的大众药品,但一用到小宝宝身上,改一个好听的名字,身价就上升了几十上百倍,不少医生还推荐,要深究起差别,医生们往往也是含乎其辞。妈妈们一般倾向于给小宝宝用高级的,其实呀,那只是把自己的钱不当数,有人偷笑着数钱还会骂您傻。
所以,在亲情与理智、在爱子与科学之中做出恰当的、有效的处理,总觉得爸爸比妈妈判断与执行能力稍稍好一点儿。

4、回家的路上
    根据小宝宝病情不同,有的可能要住院治疗、有的拿了药就可以回家,反正最后都得回家吧。本来这时情况可以基本告一段落,但细究起来还是大有不同的。
妈妈们此时一般会想着如何给“受苦受罪”的小宝宝尽可能好的补偿:承诺给小宝宝好吃的啊、要带他(去)好玩的地方玩啊、要买一大堆玩具啊,以此抚慰小宝宝受伤的身体与心灵。
    爸爸们可就不同啦。首先是赞扬小宝宝配合医生、勇敢坚强面对病痛,今后肯定大有出息!同时引导小宝宝今后如何面对吃苦啊病痛啊困难啊什么的;还要多多找出疾病产生的原因,都要意识到不良习惯与不健康的行为会导致疾病,大人小孩都得避免;然后会给小宝宝讲一些故事和例子,培养小宝宝勇敢、不怕吃苦(药)的精神,要听医生的,病才好的快、才能更开心地去玩。爸爸们都知道,这些话那怕是小宝宝还听不懂也要讲,年年讲月月讲,不懂也就慢慢懂了,毕竟是咱们家聪明伶利、善解人意的小宝宝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