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678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为一个BT老妈,来讲讲对女儿的BT事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8 12:2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为一个BT老妈,来讲讲对女儿的BT事件

  一、饮水机事件
   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饮水机的开关并不很危险,只要一放手水就会停,与其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不如让她烫到一次来得有用,很快她给烫到了,并记住了这是危险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去触摸。顺便我告诉她我们阻止她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有危险的,所以要记住,大人阻止你动的东西都有道理,别以为一岁的小孩不懂,其实他们会听明白。好吧,应该是女孩明白得早一点,男孩会晚一点。
  
  二、插座事件
   女儿快两岁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录音机,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录音机需要的,插插头的时候需要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这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在两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XX来帮我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录音机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
  
  三、穿衣换挨PP
   女儿两岁时洗完澡衣服都是自己穿,可是自己穿的新鲜劲过掉后,会想办法偷懒。某日洗完澡,穿了一大半的衣服,对我说,老妈,你帮我穿衣服吧。我非常愉快的说,可以,不过有条件的,帮你穿一件一服你让我打一下吧,我很喜欢你PP打上去的手感。她考虑了一下同意交换,于是我帮她穿了两只袜子换到了两下PP,至今我仍记得那两下打得我手发痛。打完后她的脸色非常尴尬,而我又非常陶醉地在那儿夸她PP打上去的手感有多好,会让人打着上瘾。。。。。。第二天,穿衣服时我相当嗨皮滴主动要求帮她穿衣服,并再三申明太喜欢打她PP的感觉了,希望她能再给我个享受的机会。
  当然,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再找到这个机会享受。
  
  四、自己回家
   女儿两岁半了,在小小班里也上了一段时间了,深深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
   有次我带她去逛街,在闹市区跟她说,我要去单位一下,问她是否能认识回家的路,可否自己回家,当然她认为没问题,于是我远远跟在她后面,看她如何回家。女儿很认真地在每个路口等红绿灯,甚至在其中一个路口等到了第六个绿灯的时候才过。事后我才知道,她不单只看绿灯,过的时候还要看看有没有别的车可能在闯红灯,确认100%的安全才通过。
   其实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时候,远比大人认为的更有责任感。
  
  五、虫子是非常可爱的生物
   我是非常害怕那些软趴趴的肉虫,虽然知道这东西其实是无害的,但就是害怕啊。
   小孩是不懂得害怕的,我的私心是要教女儿不怕以后可以帮我挡虫子。于是某天一只有虫的桃子,我告诉她有虫的桃子更甜,而那里面的虫子是非常可爱的,肥肥白白,还会爬动。女儿问那虫子不会咬我吗,我回答,这些虫子都是吃素的,而你是荤的,对于虫子来说也太老了咬不动。
   女儿相当相信,她把虫子抓在手里看它爬来爬去,手心手背来回爬,左手爬到右手右手爬回左手,吃饭时把那条虫子放在桌子上看着虫子吃饭,爬远了抓回来继续看。我,我,我尖叫压在喉咙里,还不能做出害怕的表情,如果我有一点害怕的样子,从此女儿就会对无害的虫子一直莫明害怕,我一直想不起那次我是怎么把饭吃完的。
   她开始把各种大大小小的青虫带回家养,终于我的神经变得异常坚强了,居然不再害怕这些肥肥软软的虫子了,然后发现居然有些青虫长得圆头大脑相当卡通。我们一直希望会养出蝴蝶来,事实证明,所有这些青虫最后都长成了大大小小的飞蛾。
  
  六、性教育
   每个小孩都会问自己从哪来,我一直在等,终于她问了,我于是带她去买了两张人体的解剖图,又找了两张外形图。然后详细解说了所有的器官,每个器官的功能,当然也包括了男女不同的生殖器官,她是由何而来再如何出来。总结就是怎么进来就怎么出去,只不过进来的时候要显微镜才能看得到,十个月后出来时已经是很大个的婴儿了。只不过是普通知识而已,实话实说,我这样认为,女儿于是也这么接受,一点也没什么神秘的。在了解得这么透彻后,女儿不再对此感兴趣,别人逗她时,她会一脸平静滴详细告诉他们自己由何而来,每个人都是这样出来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1-7 12:55:4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教育是必需的
3
发表于 2011-1-7 12:55:53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7 12:55:56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1-7 12:56:05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1-12 14:49:2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7
发表于 2011-1-12 14:49:29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8
发表于 2011-1-12 14:49: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们喜欢本文
  
  既然这里有留言支持和鼓励
  就把修改稿重新放在这里吧-----
  
  
  
  
  
  《就差这一“点”》
  ——学特长的孩子需要家长做“导师”
  
  前言——
  爱孩子,就给自己学特长的孩子当导师
  
  几年前,我们的孩子到了学特长的年龄。
  我们和所有爱孩子的家长一样,对那些与孩子有关的教育理念有一种特别的敏感,至今还能记得一些很特别的理念和警句。
  比如:孩子学特长的时间通常都比较长,收获多的孩子却通常比较少。——听到这话就立即引起了我的警惕:哪个孩子不需要学特长?家长花那么多精力陪,孩子放弃那么多玩的时间学,最后收获却比较少,这太说不过去了吧?
  又比如:天下的父母都在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成龙成凤,可是实际上呢?天下的父母都在千方百计让孩子的大脑成为仓库,身体成为装垃圾食品的箱子;——这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大脑成仓库,身体成垃圾箱,那孩子不就成了“窝囊废”?父母怎么会让孩子变成窝囊废,还是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变成窝囊废?
  再比如:爱孩子就给自己的孩子当导师。——这话也让我想了很多。导师的意义我实在太清楚了,我们经常要给有困惑的人做职业咨询和规划,特别是那些刚毕业几年的大学生,他们有很多事情看不明白,于是职场就变成了他们的迷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找出路。虽然我们有对职场导师的认识,可是当时我还有点不太搞得清楚:孩子在学特长时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呢?
  也许是因为这些理念常思考,也许是由于我和我爱人都是在职场做人事培训与职业咨询方面的顾问的缘故,于是当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我们就特别的怕一不小心把孩子培养成了“窝囊废”,于是我们多数时间研究和体会”怎么给孩子当导师”,本书就是我们的经验,和天下的家长共同切磋.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争取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少操心。
  
  爱孩子的家长大概都有这样的观念:
  特长,孩子飞向未来的翅膀。
  可是,我们的亲身经历发现:
  孩子学特长的时候,多数家长只是“陪读”不去“伴读”。
  对比中,我们发现:
  孩子在学特长的时候,如果家长不去给孩子当导师,只是把孩子交给兴趣班的老师就完成任务了,那接下来,这个优秀的孩子就可能优先生锈了,因为这孩子在特长上的成长很可能慢得很。
  所以我们有时就很闹不明白:
  既然想让孩子在学特长的过程收获得多,家长的观念就必须先进些,可是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的家长的观念都抱着自己理解的那一套东西,不知道自己那一套东西已经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需要?!
  
  当我爱人怀上孩子后,我们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做起成长规划,做起特长规划,甚至展望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
  刚巧我们周围的人中,和我爱人前后怀孕的准家长们有十多位,大家经常一起嘻嘻哈哈中散步;
  因为自己的心情强烈,于是也忍不住会和周围的家长们探讨,于是发现两个极端:
  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小孩子的态度是“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别的不想那么多;”
  有的家长比我们更积极,读书,胎教,可忙的事多着呢。
  虽然是两个极端,但是没一个家长和我们一样,把对孩子的关注延伸到了未来需要的职业规划中。
  
  时间在孩子三岁前过得真慢,可是到了四岁时,日子就开始提速嗖嗖地过去。
  孩子一到四岁,前面两种态度的家长突然变得高度统一起来,今天听说这个孩子报名学讲故事,明天又听说另一个孩子报名学唱歌,而有的孩子已经开始背着画筒去艺术中心学“画画”。
  又过了半年,家长们变得更忙了,因为有的孩子肩膀上多了把小提琴,有的孩子穿上了舞蹈鞋,有的孩子小画筒变成了大画布。最有趣的是有的孩子嘴里冒出了“洋文”。
  就这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孩子冒出新花样,特长的种类只见往上加没见往下减。最忙呼的是那些带孩子学古筝的家长,一有表演或者比赛,古筝、琴架子,椅子一起搬,象是小搬家。
  我们的孩子也学上了三样特长,于是在艺术中心的教室外,等孩子的家长就为孩子的成长聊啊聊。
  我忽然发现,在聊的过程中,每个家长对怎么培养孩子学特长都很有自己的见解,思路也广,于是各种各样关于孩子学特长之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方向的偏差都在此“集大成”。
  我们把这些东西一点点总结起来,给天下的家长们参考。先祝愿带孩子学特长的家长方向正确,成为孩子学特长的路上的好导师。
  
  
  我是一名职场培训咨询顾问,我在工作中就常遇到一些女士的咨询,她们上班没时间带孩子,于是把孩子留给老人;可是自己出去工作又不放心孩子的成长,觉得没时间教育孩子很不安。每一次在解答时我都少不了强调同一句话:“孩子学特长的年龄段特别需要父母伴读,爱孩子,就给自己学特长的孩子当导师。”
  本书的内容就是我们自己带孩子学特长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汇总,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就有什么说什么,不用额外更多的构思。天下的父母们可以顺着我们的经历和我们的心路历程,看到对自己的孩子学特长中需要借鉴的理念和经验。
  
  
  
9
发表于 2011-1-12 14:49:58 | 只看该作者
 我研究了孩子学习的思维流程,孩子肯定对老师讲的话吸收只有百分之二十,也就是我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钱,只学到了二成的东西,......每次她带孩子去学棋,都会在一边旁听,然后回家后和孩子“下一盘”。
  
  
  “你知道学钢琴的孩子很多,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孩子叫会谈钢琴,有的孩子叫钢琴家么?”接着我告诉我爱人一个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同样学钢琴的孩子,弹两万个小时的成了会钢琴师,弹十万个小时成了钢琴大师。”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孩子学围棋,下棋的量要上去, 不然也只是玩棋,学不到锻炼思维的学习力。
  
  *****************************************************************
  
  同意楼主的观点。我觉得对于任何一门功课,把握练习的“量”是有道理的。就像楼主说的,小孩子学习能力很弱,一节课可能只有二成可以接受。这个阶段要把“量”提上去,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孩子知识的积累是靠“量”来保证的。等到孩子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感觉,自己开始学习了,在那个阶段,孩子自己的思维能力已经提高,对听到的,看到的会自己分析、总结、归纳,那时再把“量”降下来,一定要降下来,便于腾出时间做知识的拓展。那个阶段,孩子知识的积累是靠“量+拓展”来保证的。
  
10
发表于 2011-1-17 13:55:33 | 只看该作者
一、饮水机事件
   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饮水机的开关并不很危险,只要一放手水就会停,与其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不如让她烫到一次来得有用,很快她给烫到了,并记住了这是危险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去触摸。顺便我告诉她我们阻止她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有危险的,所以要记住,大人阻止你动的东西都有道理,别以为一岁的小孩不懂,其实他们会听明白。好吧,应该是女孩明白得早一点,男孩会晚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