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楼主: 薄荷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你不再孤单——牵手穿越黑洞 连载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9-19 10:04:32 | 只看该作者
主 题
     [1].由于路上堵车,妈妈很晚了才回到家(近晚上8点的时候)。[2].回到家后看到儿子还在看电视,地上都乱成一团,妈妈没有发火,很平静的告诉孩子应该把电视关掉吃饭了。儿子还意犹未尽的看着电视,见菜都端上桌了,便坐到桌子前想一边看一边吃。
    妈妈:不可以,必须把电视关掉,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立场坚定的说)
    [3].儿子:那你去关。
    妈妈:自己关掉,自己打开的就应该自己关。
    妈妈一边盛饭一边告诉儿子自己去盛饭,因为妈妈不知道你能吃多少(前几次妈妈给儿子盛了饭,儿子吃不完的时候说是妈妈给他盛得太多的原因),你想吃多少就盛多少吧。这时儿子走过去把电视关了。(极不情愿的)
    儿子:妈妈你要给我盛。
32
发表于 2011-9-19 10:04:39 | 只看该作者
妈妈:还是你自己盛哟!(平静的说)
    儿子来到餐桌前说:就要你给我盛,你就要。(还拉着妈妈的衣服)
    妈妈: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已经很累了,昨天我们在图书馆参加母亲节的活动,唱的妈妈的歌是怎么唱的呢?是不是唱的“妈妈下班回到家,看见妈妈很疲倦,要帮妈妈做事”(奶奶也一旁说妈妈上班很累了)
    儿子:以后你每天都要盛饭!(一边走过去盛饭一边说,语气有些不满)
    儿子自己盛好饭端着碗坐到桌子旁边,把碗里的饭用手挡住,不想让妈妈看到,其实妈妈已经看到儿子只盛了一点饭,妈妈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自顾自的吃着,既没有对儿子问这问那的,也没有给儿子荚菜。奶奶几次想要帮忙,妈妈都暗示制止了。见没救星,便找起了岔子,儿子立即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看早上妈妈有没有按他的要求在白板上写他的得分没有?(早上起床后叠了被子要得分)见没按自己的意愿做的,就在那儿叫妈妈过去(没有称呼,只是叫嚷着过来、过来),妈妈没有理他,儿子便径直的跑到餐桌前拉着妈妈,嘴里仍叫着过来、过来!
33
发表于 2011-9-19 10:04:45 | 只看该作者
妈妈:你叫的谁呢?称呼都没有。
    儿子:我就是叫的你(哭丧着)
    妈妈与儿子一起直到房间。
    儿子:早上你怎么没有把这个按我的要求写?
    妈妈:我是这样写的呀!
    儿子:不是,应该这样写!(仍然哭丧着)
    妈妈:喔,那我没听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儿子:哎呀,笨!这样的。
    妈妈仍然没听明白,便说时间不早了,明天再来改吧。与儿子一起回到餐桌。仍没人理他,儿子就迅速的把碗里的饭吃完了。(因为饭少,也没有吃菜)
    儿子:你把我碗里的饭吃了,要不然我碗里的饭怎么没有了?
    妈妈:嘿,你今天吃得很快吧!不觉得一会就吃完了也!妈妈不会吃你碗里的饭,妈妈如果不够肯定会先要取得你的同意,再说妈妈可以到电饭锅里去盛呢,锅里还有那么多饭哟!
    儿子嘟囔着嘴。
34
发表于 2011-9-19 10:04:51 | 只看该作者
奶奶:把我碗里的拨给你一点怎么样?
    儿子默不作声。奶奶便把自己碗里的饭拨给孙子,还到电饭锅里去盛了一碗后又拨给孙子一点。
    儿子又迅速的把碗里的饭吃完了就坐到沙发上去看自己喜欢看的故事书(仍然没有吃菜,也没有喝平常爱喝的汤)。妈妈继续在吃饭,吃完后妈妈来到儿子身边坐下。
    妈妈:儿子,今天早上吃过维生素片了吗?
    儿子:没有
    妈妈:那要不要吃呢?
    儿子:要吃
    妈妈把维生素片递给儿子来到饭桌边。
    妈妈:儿子,还要喝汤吗?
    儿子:要喝
    说着便来到饭桌上喝起了汤,还吃了一些菜。
35
发表于 2011-9-19 10:05: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上述问题。
     [1].一般情况下,尽量争取按时回家。如果不能按时回家,请在家规中规定:凡是不按时回家的家庭成员务必提前打电话告知家人。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晚餐时间和晚餐后的工作(或生活安排),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一律按时开餐。同时给未按时回家的成员留下饭菜温在锅里。
    孩子只有按时吃饭才能保证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会打乱以及对健康的保证。
     [2].孩子吃饭不看电视在家规中体现出来,事先说好,让孩子在面对这件事情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孩子就不会反感,让孩子形成吃饭不看电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3].我们可以从孩子对妈妈的回应中理清问题的缘由。
    在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报复”心理与任性。这是妈妈需要引起重视的。需要妈妈耐心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训练和纠正孩子的这一行为。
36
发表于 2011-9-19 10:05:09 | 只看该作者
“儿子:那你去关。……儿子:妈妈你要给我盛。……就要你给我盛,你就要。……以后你每天都要盛饭!……我就是叫的你……早上你怎么没有把这个按我的要求写?……你把我碗里的饭吃了,要不然我碗里的饭怎么没有了?……”等等,并不断的找茬。从孩子的语气中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对母亲的不满。孩子的不满情绪源于孩子的“现有生活被突然回家的妈妈打断”,孩子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妈妈的不准就像孩子“开着自己人生的车自由的行驶在宽敞平坦的高速路上一样被突然叫停,来了一个急刹车一样。”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在家庭里每个人建立规则意识,特别是孩子,在规则中生活,并获得在规则下的自由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长期的规则下行事,当他违背规则时,因为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当妈妈管教时,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
     家庭中孩子缺少规则意识。或者说妈妈教育孩子的随意性较大,只有孩子出现状况时妈妈才采取说教的方式想纠正孩子的问题。所以,建议妈妈利用这个五一节放假的时间建立一个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家规”。比如,妈妈下班第一件事是准备晚餐。孩子放学第一件事是完成作业。晚餐时间30分钟,吃多少每个人有权自己决定。晚餐工作:自己的饭自己添,并采取分餐制(就是饭菜每个人添在自己碗(盘)里,每个人每一样菜都必须有。自己添的饭菜都必须吃完,不得浪费等等。吃饭时,任何人不得干任何事,为了健康,必须专心吃饭。等等……任何事情按规则办事,孩子也会在妈妈榜样的影响下行事。
    这样尽量不要在有意无意中触及燎起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要正确的理性的爱孩子。妈妈很温和的拒绝给孩子添饭就是正确的做法。我们不难从孩子的任性中看出孩子被溺爱的痕迹,这是妈妈现在一定要纠正自己爱的行为很重要的方面。记住:爱要藏一半,在严格要求孩子的行为以及疏导孩子的情绪中同样能体现妈妈的爱。
    
37
发表于 2011-9-19 10:05: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教子,您不再孤单
     ——牵手穿越黑洞连载六
  
     每天的生活总是在平凡中度过,在平凡中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曾说过的每一句话?有些看似不经意的话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如果您不信,就看一看下面的对话吧。
  
     淼淼妈妈亲子成长表
  
    日期:4、27 地点:客厅 人物:妈妈与儿子
  
    父母的初衷(想要达到的目的):希望孩子能自觉遵守规则
  
    事情结束后的结果:孩子有进步
38
发表于 2011-9-19 10:05:25 | 只看该作者
主 题
  
     妈妈下班回到家,儿子正在地上玩卡片,妈妈面带笑容的与儿子打着招呼,儿子正玩得起劲,没有理会妈妈。
     妈妈来到厨房帮助奶奶做饭。奶奶轻声的说:作业还没有做哟!妈妈听了奶奶的“投诉”后没有像往常一样怒火冲天的训斥、责问儿子,也没有在内心形成焦虑不安的情绪而表面上却装作镇定,虽然前两天才与儿子达成了放学后先做作业后玩的协议。妈妈选择了作一个“旁观者”,继续帮助奶奶做饭,在路过儿子玩卡片的地方,儿子 “偷偷”的看妈妈一眼,他是在“察言观色”,见妈妈没什么反应便继续玩。
     妈妈来到书房,把灯打开。
     妈妈:儿子,妈妈今天做了一个记录做作业的时间表,你开始做的时候就记下时间,做完后也把时间记下来,好吗?
     儿子来到妈妈身旁爽快的说:好。妈妈,我们现在可不可以先玩会地图的游戏?
     妈妈:作业没做完是不可以的,我们不是有规定吗?妈妈现在还要帮奶奶做饭,等你把作业做完,妈妈饭也做好了,晚饭后我们一起玩,好吧?
     (注:妈妈可以换一个说法,效果会好一些,妈妈微笑着:对不起,孩子。妈妈要让您失望了。妈妈要帮奶奶做饭,再说了,我们不是有约定吗?等你把作业做完,妈妈饭也做好了,晚饭后我们一起玩。)
     儿子:(很不情愿)我猜到你就要这样说。
39
发表于 2011-9-19 10:05:32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离开书房继续帮奶奶做饭,儿子又继续去玩他的卡片了。不过,没过一会,儿子就自觉的去做作业了。
     妈妈赶快走过去问:儿子,你现在开始写作业了哈?
     儿子:嗯
     妈妈:那妈妈开始给你记下开始的时间了哟!说着便在时间表上记下开始时间7:18分。
     妈妈又离开了。偶尔的“偷看”一下,见儿子姿式坐得很端正很认真的在做。(以前儿子总是歪歪斜斜的做,妈妈在一旁也总是批评他的姿态不对)
    饭做好了,妈妈让奶奶先吃,没有打扰儿子。见儿子做完一题后告诉儿子应该吃饭了,儿子说还有一道做完了就吃,妈妈自己也开始吃了。没过一会,儿子的作业就做完了,妈妈迅速的去看时间是7:33分,快步走过去记下来,算算时间只用了15分钟。
     妈妈:耶!儿子你才用了15分钟就把作业做完了,太厉害了哟!(原来前前后后要用1个小时)
     儿子高兴的来到饭桌前吃饭了。
    
    试试这样做(可以寻找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进步有三是点:一是孩子最终管住了自己贪玩儿的心,自己自觉地去完成作业,这是不容易的;第二是完成作业认真、注意力集中、坐姿端正;三是动作迅速。妈妈看到孩子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以强化孩子得之不易的好行为使之得到积极地强化,只要坚持,这个好行为反复出现就会形成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鼓励孩子将做作业的时间提前,孩子当获得提前做作业得到更多的时间时,孩子一定会更加主动这样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教育真正做到了教育无痕,所以,效果也非常好。
40
发表于 2011-9-19 10:05: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教子,您不再孤单——牵手穿越黑洞连载七
    
     要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妈妈通过点滴的“训练”获得的。只要时时处处用心,时刻都是教育机会,从这份亲子成长表中,您就能看到这位妈妈的智慧。不信,您瞧!
    
     淼淼妈妈亲子成长表——7
    
    日期:4、27 地点:客厅 人物:妈妈与读一年级的儿子
    (父母的初衷(想要达到的目的):规范儿子的习惯
    事情结束后的结果:教育无痕有成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