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7878|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撕裂孩子的童年,你敢说你没错?!——读【大家都是爱孩子,凭什么就是我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8 10:1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年”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美妙、意味着快乐、意味着幸福、意味着无忧无虑。。。它就象一幅画,绚丽多彩;它又是象是一场梦,充满奇幻和异想天开;它还是象一匹野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过来人都知道,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快乐幸福的日子,没有虚伪,没有争斗,没有欺骗,没有交易,也没有生存的压力,有的只是父母的夜以继日的陪伴和精心的呵护。如果,身为父母的你,不由分说地剥夺孩子本可以拥有的这一切,让这段本该最美最令人怀念的日子成为孩子生命中阴霾,你敢说你没有错?
  当孩子作为父母爱的结晶,众星捧月一般来到人间,在他从婴儿开始,百事皆依附于你,到慢慢长大,慢慢有了自已的主见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他有天赋的人权和独立性,作为父母,你有的只是陪护权,在他未成年时的监护权,你可以引导,可以教育,甚至可以惩罚(包括必要时偶尔踢他的屁股),但绝不可以成年累月的强迫成瘾!你这么专制地对待你的孩子,长时间地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你敢说你没有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12:11 | 只看该作者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越来越急功近利,教育部天天喊着改革,嚷着减负。结果呢?改得孩子书包越来越重,减得孩子作业越来越多,睡觉时间越来越晚,自由思想、动手实践的时间近乎为零。与之相对应的,是书呆子越来越多,创造性的人才越来越少!这种教育体制也深深地毒害着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让孩子无休无止地参加各种兴趣班,和孩子不辞劳苦地往返奔波于各种培优之路,只求智力过级,不求德能达标;只求死记硬背,不求创新思考;只求学习百分,不求道德品性。这样把孩子往一个死胡同里引导,在孩子做儿童时做大学的事,上了大学却要学习在儿童,甚至时幼儿园就应该养成的道德品性、习惯修养,你敢说你没有错?
  家长口口声声说着,是因为爱孩子,为了孩子的将来才这样不遗余力地拼命逼着孩子学这学那。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的无私吗?我弱弱地问一下,您有没有为自已家光宗耀祖的杂念?有没有让孩子沦为您表现自我的手段?有没有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有没有让孩子成为维护自已名誉和面子的工具?扪心自问,有没有?孩子有他自已未来的天地,孩子有他自己未来的世界。带着这许多的私心杂念去逼着孩子去拼命,你不觉得有点无耻吗?你敢说你没有错?
  “孩子现在多吃苦,未来会更甜!”我不得不说,这是某些家长一厢情愿的愿望。我们现在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提供了一个更大概率的可能性,而没有绝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英士兵在非洲去解救人员,最后死伤惨重,折戟三角洲。哪怕你的孩子被教育得再好,素质再高,将来也不一定会一帆风顺。那为什么还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完成这个后果永远也无法预知的目标呢?这是因为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让孩子具备避开人生重大失误的能力,我们不能、事实上也不可能保证孩子在那些关键时候一定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但我们必须让他(或她)最大限度地拥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你自作多情地觉得“现在多吃苦”和“未来会更甜”存在着必然联系,你敢说你没有错?
  “她要没有一点特长以后有什么竞争力?”这又是一个伪命题。在某些家长眼里,特长就是孩子的竞争力?就象这个母亲说的,周六英语画画,周日围棋钢琴,除此之外,还有平时中国传统的背负着巨大压力的课本学习。孩子就这样被你征服,他们疲于奔命,耗尽心力去完成这一项又一项的技能。且不说孩子学不学得出来,单单就说这些技能的学习,能否让孩子的未来更有竞争力呢?关注孩子的竞争力,更要关注孩子成长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呢?我觉得是做人的德、行,。一个孩子,一张白纸,家长就是要打孩子幼小,就在上面画出善恶、美丑、是非,让孩子从小有同情心、感恩心、包容心、勇敢心。首先要他成为一个人格和精神健全的人,才能有资格有余力谈别的所谓的技能。就好比我们只有拥有了健康,财富名誉地位才不至于成为浮云。君不见,日本留学学子机场刀捅其母?君不见,深圳公务员毒打年迈父亲?君不见,因子出名的“四大名爹”,已成为2011年全国十几亿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质和笑柄?孩子的精力就算再旺盛,也禁不住你这么多兴趣班周而复始的轮番轰炸啊!你如此贪得无厌地给孩子报了这么多兴趣班,让孩子得不到片刻的喘息,丧失了锻炼、思考、发展他核心竞争力的时机,你敢说你没有错?
  这位母亲,你字里行间,我看得出你在意淫。意淫着在你坚忍不拔地如此教育孩子多年之后,修成了正果:感谢CCTV,感谢母亲……也许你激动得泪流满面……,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年逼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恶果呢?你现在已经看到了,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你成了孤家寡人;你也听到了,孩子童言无忌地对小伙伴说讨厌你。可能你也感觉到了,在奔波于各种兴趣班的路途上,发自孩子内心的反感与抵触情绪。但既然你写下了这么长一段觉得自已很委屈的话语,可能,更多的恶果和报应,你还犹不自知。现在孩子可能小,她无力反抗你的统治,等她有能力反抗你了,你该何去何从?等她进入青春期,开始逆反了,对你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劝告,都言不听计不从,你当如何办?当她的学习兴趣班已撑到极限,但达不到你的要求,是让她选择自尽解脱,还是您自已选择一个了断?待到她大到足以回首往事,她会为她拥有这几项技能(也许还练不成)感到自豪的同时,是否也会为自已的童年感到由衷的悲哀呢?当她几项技能都练得炉火纯青(这是最好的结果),可是人格品德方面出了问题,人生的道路上出现了偏差,您是否还为之骄傲自豪得起来?是否还在为自己一如既往、含辛茹苦地如此逼她这么多年感到值得呢?当这一切都慢慢却又真实地不可抗拒地扑面而来,你敢说你没有错?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12:21 | 只看该作者
说你讨厌你还委屈了?就算孩子说恨死你了,我也不觉得过分!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童年阶段至爱的人,你撕裂了孩子的童年,你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未来的梦想,你玷污了孩子心目中最渴望、最依恋、最美好、最温馨的母子之情,你还把这种成人也不堪忍受的重负压在女儿如此柔弱而稚嫩的肩膀和心灵上,你还敢说你没有错?!本来不太想动笔,但看到你的介绍,实在触碰了我对当下本已可怜无奈到极点的孩子教育问题的底线。你觉得自已可怜,但比你可怜1000倍的是你的孩子。对你这样一个母亲,如果说我对你的辛苦操劳有百分之一的同情,那么,余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对你的愤怒和谴责。难道不该吗?在你眼里,孩子就是一个工具,一个机器。她每天就是除了接受你恩赐的一日三餐,吃饱穿暖外,就得象个陀螺一样,被你逼着不停地去学这学那。她就是你强权教育下的一个奴隶,温馨的家早已不复存在,在她眼里早已化成了人间地狱,而您,您自封为她亲爱的妈妈,已成为恶梦中的主角,日复一日地折磨着她幼小的精神和肉体。
  正如跟贴中大多数朋友所说,兴趣班,就是要选择孩子真正兴趣所在,坚持学习。学习目的单纯一点,就是培养兴趣,增强身体和心理承受力,在学习过程中让他得到身心和社会的磨练,以后进入社会后,借此感情有所抒发,交际有所扩大,性情有所抑扬,也就行了。这位妈妈说““闺女学英语不应该吗?学画画锻炼他的耐性、观察力,不应该吗?学钢琴培养他的气质,开发智力,不应该吗?学围棋训练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应该吗?”如此说来,她还应该学跆拳道,以后防止色狼骚扰;还该学习舞蹈,那样身材会更好;还该奥数和珠心算,那样锻炼她的心智……神,救命啊!不能理解,这位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是不是自已被这个现实的社会逼怕了,现在才这么急不可耐地去逼迫孩子。这个社会有问题,但我们家长,作为最爱孩子的人,同时也作为孩子最爱的人,不要把社会的问题强加到我们的孩子身上!
  最后,我得向这位妈妈道个歉,写的时候心情有些激动,语文难免过激冲撞,但我希望,你能由此开始改变你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做一个孩子心里最爱的妈妈。也愿天涯朋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起来讨论交流。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12:3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都在撕裂者孩子的童年。
  要说吃得苦中苦,我们这个社会谁比农民工更苦啊。但人上人呢,有几个是他们?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12:4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对什么有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慢慢调整和关注,这样一味强加的教育,很多时候效果是负面的
6
发表于 2012-2-8 10:13:1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那位妈妈对一些网友的回贴,真的感觉,她真的很顽固.也是,观念不是一下能改变的.但我希望她能有所改变,至少能听进只言片语.现在的她,就一满杯水,别的任何与之相左的水,都是倒不进去的.唉.
  
  这位妈妈,口口声声说别的什么不能给予孩子,只能给孩子好的教育.呵,我看,你不仅不能给孩子别的什么,你还在以爱的名义残害孩子.不要怪我尖刻,事实本如此.
  
  这位妈妈,你反问涯友:"真正爱的方式你又懂得吗?"那你懂吗?爱他,就要给他自由,就要给他快乐和欢笑,就要给他强健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而不是让自己的孩子讨厌自己.
  
  你对自己的行为太自恋了.你需要洗脑,否则你迟早后悔.
7
发表于 2012-2-8 10:13:29 | 只看该作者
观点和我也非常一致.只是你这样说,她能不能醒过来,不好说.她的深层动机谁也不知,也许她自己也不知,但是如果让她去挖掘自己的动机,事情就可能发生改变,也就说,他如果说自己的动机是为了孩子,那只是她的防御,而不是真正的动机,真正的动机是她自身受益,比如满足着急的大学梦,孩子必须是自己的延续之类的观念才是她的深层动机等等
8
发表于 2012-2-8 10:13:40 | 只看该作者
兄弟说得很对。如果想改变,只可能是她自已愿意从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原因。这也许是她不愿意面对和承认的。
  最大的可能是,她自已被这个世界逼怕了,也怕孩子今天也象她一样受苦。。。
9
发表于 2012-2-8 10:15:39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妈妈只是来寻求支持和认同的,不是来寻求建议的,因此,再显明而浅显的理儿,也是白搭。
10
发表于 2012-2-8 10:15: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是的,我后来想了一下,也观察了一下,她真的只对顺着她说的人感兴趣。兄弟你观察得很仔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