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学者,只当成人来讲.听课时建议尽量找和自己年龄相近的教师,跟着一个严厉的教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反而进步不如"浅薄"的小教师快。很多人有这么个追求完美的法: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找好老师,但是这部分人中很大一部分追求着追求着就不完美了。菜鸟找严厉的高手老师,自己痛苦,老师也郁闷。初学者需要的是过硬的基本功,所以对于手型,坐姿,适合自己的琴椅高度等问题上,是非常有必要跟你的老师讨论的。而一般的合格初级教师都可以保证能教给你这些。如果你还可以跟你老师聊关于作曲家的问题。关于曲子里的小细节,交个朋友之类的。如果你的老师高兴,或许会坦诚相待的告诉你很多实用的小技巧。包括心理上的。但是这毕竟强求不来,看运气了。而且只是一个可能会没价值的建议.因为我偏向,女孩子找男老师,男孩子找女老师.
毕竟对异型的态度,总是比同性更协调一些.
关于几个最重要的说明
对于音乐处理的锻炼.
钢琴这种乐器无法被电子器乐取代,一方面是因为钢琴一个按键,可以发出无限个音来.而音乐所涉及的学问,永远也都是音和音之间的关系.上述说过,对于古典来讲.触键是个博大精深的学问.有时候需要天赋和心情.而心情的建立,又需要一些生活的阅历和切实的感受.这些感受,你会不由自主的运用到键盘当中去,而敏感的人,或你表现的突出,更会使人明白你的意思而使得这种交流更加的美妙.
音乐,就是为这个存在的.
拿布格谬勒第一首<坦诉>来说.我见过很多学生,初练时弹的极其生硬.而却无比纯熟,事实上看待和分析一下这个曲子.我们可以看成是两个人的对话,右手在说,左手在听.音的连贯和强弱的对比,要突出.前8小节是缓缓道来,听的人面带微笑.从第9小节开始到12小节,同样的句子重复了两次,而第一次的左手应该是温柔细腻.第二次的左手必须独立出来,发表出了意见.在12-13开始变的最强.13-16小节的高潮重复,这个高潮只是另一个高潮的铺垫.16小节的犹豫和17小节以后的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形成强烈对比,而力度和旋律线条的转移不能枯竭,迎来欢喜的另外一次高潮,虽然重复乐段的力度要求是强,但是第二个重复,总是要比第一个弱些,表示一个快乐后的反馈.而结尾的部分,有两次的结束语句,这并不是说话,而是描写.最后的结尾音要轻柔有美感.给人缓缓不决的感觉,而不是结束一下,就确定了曲子的完毕.
再拿第16首,忧伤来说,也是非常典型的音乐高于技术的练习曲.在第一主题里,第一次的重复,应该是缓慢而忧伤,而重复第二次时,应该是略显郁闷而愤慨.所以在开始1-8小节时,缓慢和突出右手的主旋律,重复1-(9)小节时,双手交替的主旋律应该和陪衬互相对比而速度略快,和第一遍的感情形成强烈的对比.10-17小节是曲子的高潮部分.如果一开始的铺垫,是从平静的回忆忧伤到忧郁的愤慨,那么下面的重复表现,就应该从愤慨转而对自己的羞恼.对比也由此而来.
拿奏鸣曲来说,克莱门帝OP36 NO.3第一乐章来说.典型的ABA.因为比较长,只说重点,给个分析的样子:在曲子刚开始时,机械似的音乐应该表达的柔美,而左手的单调反而是一个很好的陪衬,而不应该背生硬的弹奏成为进行曲式.
在第一个旋律完成结尾处,音乐不应该有所谓辉煌的效果,而仍旧是在美妙的事物里游走.第二个旋律非常的优美,左右的衔接成了最大的技术难点.因为连接的问题不是在于技术,而是在于感觉,这里就有一个小巧,就是把临近的两个音的响度表达的一致.而在两边用更高的响度来衬托,这样一来就有了音乐的走向.
在两个变奏之后的高潮部分.是最应该突出音响效果的部分.但是不应该过分的追求.保留余味.做好每个小节夸张而鲜明的强弱对比,就可以很好的保证这一点.
再拿库劳的OP55.NO3第一乐章举个例子,这个奏鸣曲,非常简单的就被人演奏成了进行曲,首先是合弦的进行.但是千万不要忽视那小小的dolce.这是整首曲的重点所在.
第二小节的第一个和弦,虽然突出了强记号,但是对于和它对比第一小节最后一个和弦的音量,应该适中,而营造出温柔的气质.第5小节的跳音,不能弹成断奏,而应该轻巧可人.在第一个旋律结尾的两个10-12小节,是一种幽默曲的味道,强烈的音阶伴随着虎头蛇尾的轻巧和弦非常应该注意.而两个变奏,应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来,第二个变奏重复时,是要求用轻响度,但是要包含着一股力量在里面盘旋.然后慢慢开始爆发.形成第一次高潮的铺垫.事实上最后的短琶音才是高潮,所以如果爆发的过早,会失去曲子的味道.而这也是整首奏鸣曲的难点所在.
所以总结一下,最初的演奏感觉培养,一,是听.二,是练好基本功的强弱关系.
而演奏的小技巧,就是抓住旋律的走向.前后连贯.重复的乐段应该表现出不同的意思来.使主题鲜明而丰富.
最后关于谱的说明
背谱的重要性及方法在论坛精华贴上有,可是写的太过于规矩,让人不想看。但那篇文章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区别了背谱和用手指熟悉谱的分别。具体例子是如果早演奏中遇到意外干扰而停下来,就很难在原来音符上继续下去。这是几乎都有过的经历。
背谱是建立在对五线谱非常熟悉的基础上的,手指技能主要是记手指的位置和触键时间。强弱关系等。但是这是被动的。
当通过唱谱,把五线谱的低,高谱表弄的纯熟时,对乐谱的记忆并不是整篇的记忆。就像马拉松的长跑,运动远不会以终点为目标,而是把每个路段都当成一个个的小跑道。连接起来到了终点。曲子也一样。听起来连贯的音乐事实上我们了解组成它们都是不同的。以这种片断为小节来记,并不废事。而且有笔记加深印象。就容易的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