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天才大展威风,是浪漫传奇最哗众取宠的方式;看天才落寞受苦,是挖掘人性最深沈有力的招式,瑞士导演佛瑞迪.穆勒(Fredi M. Murer)执导的《想飞的钢琴少年(Vitus)》,就兼具了传奇与人性的双重元素。
《想飞的钢琴少年》描写一位智商高达180的天才少年Vitus的故事,电影分为六岁和十二岁两个阶段,六岁的维特已经展现掩不住的才华,但是只能任凭父母亲摆布;十二岁的维特找到反抗方法,不但突破了生命瓶颈,也找到走自己路的生命态度。《想飞的钢琴少年》根本就是一位自由主义人士对抗保守主义氛围的电影。
电影中的维特就是充满自学风格的孩子,一听到父母亲在对话中使用了「吊诡(Paradox)」一词,却又不知道如何向他解释「吊诡」,他也不多罗嗦,就自己翻书去找答案;他一旦听到音乐,就能够在钢琴键上找到对应音符;父亲发明了人工耳朵的助听设备,他就可以拿来听清楚父母亲的忧虑对话;幼稚园的孩子还在唱着童趣儿歌的时候,他已经窝在书堆里自得其乐地找寻知识了。
早熟又聪慧的他却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爷爷。父母亲欣喜于他的天才,却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框架集理念,深信唯有通过规律的苦练,才能够有成,却不知道天才从来就不受生命格局框绑,有自己的生长方式;老牌影星布鲁诺.甘兹(Bruno Ganz)饰演的爷爷,给他的却是绝对放任自在,却又极其专业的生活方式,电影一开端就是爷爷替他打造了一只回旋标,一旦投掷出回旋标后,理应循着弧线飞行一圈回到手边,但是这只标却脱轨射破了玻璃窗,自由的生命,自由的轨迹,就在这只不定向的回旋标有了具体形象。
天才最大的困扰不在自己纵横自在的才情,而在于一直拖着他,要把他拉坠到地面上的俗世力量,家庭如此,学校亦如此,例如维特懒得理数学老师的考题,因为他用简单心算就能算出答案,于是他反而质疑老师的心智,而被恼羞成怒的老师逐出教室;例如面对着爸爸公司里一堆庸俗的宾客,他被父亲强抱到钢琴前展现琴艺,于是先弹一首简单至极的小星星,就在众人脸上浮现「不过尔尔」的讪笑表情时,他就手指弹飞起来,把所有的讪笑嘴型,转化成为错愕,又收不回来的O型嘴型了。
维特是不耐烦于俗世教育的,更不愿套进父母师长硬派给他的框架集过日子的,在一个大雷雨的晚上,试图穿上爷爷打造的飞机模型,从阳台起飞,却不幸坠楼,从此维特变得呆笨,智力测验也从180滑落成120,天才不再的他却因此有了喘息自在的空间,而这却才是他的「天才」所在。
看到《想飞的钢琴少年》,你一定会想起法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所写过的名着《爱弥儿》。
卢梭是自然主义的旗手,书中开宗明义就强调:「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大自然如此,幼小的生命亦然,他主张以「回返自然」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认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造就人,不是政治人,也不是社会人,而仅仅是人。《爱弥儿》的要旨就是唯有顺着儿童本性加以引导,让大自然、人与事物都能相互调和,才可以成就完整的人格。
维特事实上就是爱弥儿的当代模板,他有音乐才华,可是真的只有充份明白了音乐的美,全心全意有想要弹琴的冲动,琴才会弹得好。揠苗助长是注定事倍功半的,《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的维特可以拒绝练琴,却也可以因为爱上了保母,而替一心想要当摇滚歌星的保母情人弹起摇滚乐;更可以因为听见了巴哈的庄严与美丽,重新回到黑白琴键上练舞。
天才,从来就是不受礼法和格局羁绊的,问题是天才的父母和师长却都不是天才,「吊诡」的生命矛盾因此而生,也唯有不世出的天才,才能找到自己的出口。《想飞的钢琴少年》就因为捉到了天才与白痴的分界点与趣味点,铺陈出充满一则绝对传奇也绝对浪漫的故事,让大家在目击一位天才的崛起、转型与收割的传奇故事中,进而思索生命与教育的意义。
看热闹,《想飞的钢琴少年》有天才传奇;看门道,《想飞的钢琴少年》提供了生命出口的选择,导演佛瑞迪.穆勒找到了两位真的很会弹钢琴的六岁和十二岁童星来演出天才维特,他们都有着还没长大的肉身外型,却可以在眼神间流露心比天高的豪情,所有「转大人」的神奇,无非只是生命找寻出口的方式,看着他们神乎其技的钢琴弹奏本事,再思索他们破茧而出的天才招式,《想飞的钢琴少年》确实在怡情益智的剧情属性之外,还多了耐人细索咀嚼的生命哲思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