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25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扎特的告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3 15:4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史讲莫扎特,不忘提他死得寂寥。读到这儿,我悄悄松口气。想来那时本不必有世俗的哭号,而应该留下一种晓风残月般的祥和笼罩在床头。听他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K595(作品编号)时,我甚至相信,他走的那天,是个花月相逢的好日子。这个生灵原本也是天地间亿万个无序的微粒,由于偶然的机缘,被一支奇妙的韵律凝聚起来,经过了从摇篮到墓地这一小段路。只是重归生命原初的混沌之后,那来自天国花园的歌声回响在新生者中,在一片欲望、叹息的嘈杂里,呼唤着心灵的秩序。他的音乐深广如汪洋,有一滴垂在睫毛上,就点化世间风物,淹没了整个视野,让我相信真有天堂在;取一瓢饮,自能销蚀胸中块垒;而常年涵泳其中呢,就象演奏家们一样?那大概是一颗心分成两半,既疼痛又富有魔力的体验:一半为生命苦苦流泪流血,另一半则以神明之姿微笑,游戏,宽容。  钢琴家傅聪和音乐学家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都说,与绝笔之作《安魂曲》相比,K595更象他的精神遗嘱。我还理解不了那么深,不过,K595这样饱含着深深的蕴藉而又十分甜美、充满活力的作品被认为是“遗嘱”,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莫扎特独有的诗意,更重要的是,那是生命的尊严。在一封给父亲的信里,莫扎特写道:“既然死--仔细看来--是我们生命的终极目的,几年来,我便与人的这位真正最好的朋友相识了,所以,它的形象对我而言不再仅仅是某种令人惊恐的东西,而是颇为令人感到安宁和宽慰的东西!我感激我的上帝,他使我有幸为自己--你明白我的意思--创造机会认识死,将它看成达到我们真正幸福之境的锁钥。”
  他们大约也这样想──指挥卡尔·伯姆与弹钢琴的吉列尔斯连眉点眼际会都不必,自是灵犀相通。钢琴与乐队山水般相炙相依,怀着无尽的体贴深味一腔心事。第一乐章仿佛是儿童在莫扎特窗前窥视看到的景象。屋里弥漫着一阵宁静的馨香,那人静静躺着。是在回忆吗?漫漫冥想如闲庭信步,也许是在忘却,忘却世间的薄待。童年的劳顿、大主教的污辱、维也纳的冷落……曾与天风海雨、山容水色一起融化在血液里。本来,世俗里的惊涛骇浪都在睫毛上挂着,眨眨眼就会落下来,可是,它现在只是薄薄地浸润着视野。第二乐章伊始,钢琴的吟唱让人想起冬风在轻轻舔舐一地毛茸茸的新雪。后面的主题渐渐惠风和畅,寒意却不散,高远如有“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之境。第三乐章的小快板,钢琴演奏华彩段时,好象彩色的天使在空中的游弋,不断向人间抛来回眸。原来他早离了病榻,毫无牵挂地走向水穷云尽的地方。身后,孩子们的歌声响起来。他们并不追赶,只是会心地站成一排,轻轻哼唱着目送他回家。音乐结束的时候,我一心想看看卡尔·伯姆的眼睛。与乐神共婵娟,他的眼神在一件件获得了生命和灵性的乐器上浸润过,该有多么生动的气韵、该含着多少慈悲啊。
  钢琴协奏曲K595就是这样一座臂膀宽广的山峰,并不陡峭而高耸入云。虽然饱含着关怀,却不象他的很多曲子那样,亲切得让我能当做家住下来。也许艺术世界里的有些东西原本仅仅要向心灵深处投去含情的一瞥,并不奢望热烈的回响,只携来一点毫无惊扰的荫凉和安宁。而自有知音为之销魂,继而拈花微笑,在它的目光里发现一个被滋润、被充实、被升华了的自己,然而念及那久已远去的姿影,又不由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除非我就是莫扎特,否则怎么能“完全”懂得他和他的世界。他看过的山水,他亲炙过的阳光,他那养育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欢爱和妩媚的苦境在哪儿?我相信他的世界里至今只有他一人。余音袅袅、墓穴苍凉、星空如旧……他已经两百多岁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6-4 10:36:47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的作品,有如天籁之音。他把欢乐带给人间。听MOZART的音乐有如含着眼泪的欢乐。。。
3
发表于 2009-6-4 11:12:14 | 只看该作者
好像世人对莫扎特的褒贬不一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