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479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首《船歌》的结构分析(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0 14:2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门德尔松(18091847).出生于德国汉堡,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作为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直努力追求全新的创作风格,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中汲取营养.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极富诗意、浪漫情趣。其作品以简洁、精炼的和声与章法、严谨明晰的曲式和生动优美的旋律见长。他在短哲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由他首创的无词歌无疑是其众多成就中的一颖耀眼的明珠。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影响不断扩大。音乐家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创作模式。他们需要开辟新的创作道路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因此产生了许多以钢琴音乐为主要创作题材的特性乐曲和标题小曲,这些题材更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无词歌就是代表性的一种体裁形式。而提到无词,.就必然会让人想到脍炙人口的威尼斯船歌。

船歌原为船家之歌。18世纪末作曲家们模仿‘船歌“风格来创作,形成一种体裁,习惯上称之为“威尼斯船歌“。门氏《无词歌》中的三首《船歌》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钢琴小品作品。门德尔松在去意大利旅行期间,曾倾听过运河上的船夫们忧伤的歌声,留下深刻印象,并以这种音乐风格陆续创作了多首《威尼斯船歌》。笔者试对门氏的三首《威尼斯船歌》作初步分析,并从中探寻其“无词歌“之创作特点。

三首《船歌》的结构分析

1.《无词歌》Op.30.No.6
作品为有引子、连接、尾声、展开中部、静止再现单二部曲式(谱例略)
“引子”部分6小节,左手的固定音型已预示了全曲的特点,犹如静静的河水轻轻荡漾,既有动感,又能保持安静平稳的和声进行。在34小节高音声部出现两个歌唱性的旋律音,标记为渐弱,仿佛小船划破水面,泛起的波纹渐渐散去。因此第56小节的左手音型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描写出一种漩涡般的流动。
A乐段:低声区依然保持固定音型不变。高声部开始出现歌唱性旋律,有两个相似的长乐句组成,两个乐句由强到弱,具有绵长的气息感,从而表现出一种舒缓而又忧郁的情绪,使人联想到船夫的歌声。
B乐段:为全曲的高潮段落。以第23小节渐强的递进式展开并利用离调的手法以增强气氛,然后通过一个很弱的颤音将作品又带回原来的旋律,并以二重唱式的形式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从而使作品更为生动,和声的变化从24小节开始转入A大调,经过28小节的减七和弦离向下属和弦,音量增至最强,音响变得非常开朗而激动,并达到高潮,之后逐渐恢复平静,至37小节回到主调,由属和弦进入,至第44小节是最后一句歌唱性旋律,到第48小节第一个音结束。在这个段落当中,音乐的渐强与渐弱具有明显的层次感,最强的部分既清晰、激动而又不过分。
尾声部分由第49小节开始至乐曲结束,北京依然是低声区的固定节奏,其中出现有颤音开始的两句压缩的主题动机,并在主和弦的和声中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仿佛小船渐渐远去。最后只留下一片宁静的水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20 14:30: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收藏了
3
发表于 2010-1-20 14:32:19 | 只看该作者
对孩子弹琴很受用,谢谢啦
4
发表于 2010-1-20 14:38:37 | 只看该作者
这真是好贴啊!这么多
5
发表于 2010-1-20 14:47:35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喜欢
6
发表于 2010-1-20 14:47:3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喜欢
7
发表于 2010-1-20 14:49:29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贴,谢谢啊
8
发表于 2010-9-15 11:12: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9
发表于 2010-9-20 13:13:29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晕。。。。楼主 通过 文字  我看到的是2首  呀
10
发表于 2010-9-20 18:29: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 三首 是哪个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