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127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首 威尼斯船歌 作品 曲式分析(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0 14:2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无词歌op.19. no.6
作品为由引子、尾声的并列单三部曲式(谱例略)。
引子7小节,音型式的,这部作品在音型上较前一首不同,形象更加具有漾动,似乎在描写黄昏临近,威尼斯小镇上较多数量的小船涌在水面的景象。同样是在三、四小节高音声部出现两个歌唱性的旋律音,但标记为渐强至“sf“,而后迅速减弱至p,仿佛船桨迅速而有力地划过水面溅起浪花后,泛起阵阵余波。低声区音型同样是轻柔而富于动感的。而第三小节至第五小节的高声区则有了‘p一一sf一一p“力度的表现,使人想象到“船桨在静静的水面划过”这一过程。
A乐段:为第8至第17小节。平行、方整、转调的常规型乐段。a乐句在经过较长的引子之后,缓缓呼出一个连续下行的歌唱性旋律,仿佛有人在某条小船上轻声唱起一曲童谣,具有歌唱的“悠扬”气质;而a1乐句前半句很明显地是复述式的歌唱,后半句则好似有风儿吹过伴随歌声发出轻声的呼啸。这一部分的旋律,特别是两个乐句开头的比较,al乐句从谱面标记的“p“来看,较a乐句更弱一些,给人以忽隐忽现之感。
B乐段:为第18至第25小节,平行、方整、转调的常规型乐段。b乐句,从主调的下属调展开,给人以清新别致的感觉;b1乐句回归主调,并以开放性的半终止结束,加强了作品的贯通性,为后面的旋律展开作铺垫。这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作用.整体得力度变化较为复杂。
C乐段:为第26至第34小节.平行、方整、守调的常规型乐段。全段在主调上展开,即在调性上回归主调,两个乐句平行而尾部形成呼应。全段尾部以离调手法进入到下属和弦.而后为K46D7t,是典型的传统和声手法。全段大量出现的“连奏断音”的符号.即不是完全地断开也不是完全地连音.而是在连贯基础上的断奏.形象地展现出“夕阳西照,船家归来,整个水乡既喧闹又祥和”的景象,分寸感把握的非常之到位。
尾声:由第35小节开始至乐曲结束,再现性地出现了A段主题.与前半部分形成呼应.昭示着整个小镇在夕阳西下恢复夜的平静,但耳畔时有歌声的回荡,即所谓“余音绕梁’。

3.《无词歌》Op.62.No.5
作品为有引子、连接、尾声中部、变化再现单二部曲(谱略)
引子4小节,音型式的,与前一首大致相同,低声部“pp”与高声部“ff”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演奏时要极为注意。而这两者在音型(分解和弦式)与长音连贯加之力度的差别。描写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荡澡的平静的湖面(低声部),临湖的教堂响起的了洪亮的钟声(高声部),似乎还有回声(高声部的反应)。调性在a小调上展开,给人以种平和而略带伤感的意境。
A乐段与Al乐段:521小节,平行、方整、守调、有反复的常规典型乐段。A乐段(第5小节至12小节),弱起而歌唱性的旋律给人一种淡淡的沧桑感,似向人述说着这小镇的历史。Al(14小节至22小节)A乐段的重复。应特别提出的是:Al乐段的开头是一种带状的旋律形态,其是将A乐段以平行八度式的整体加厚。这两个乐段有着明显对比.A乐段好像是一个声音在述说,Al乐段则是好像有更多的人加以应和。
B乐段:·为第26至第49小节,平行、方整、转调的常规型乐段,b乐句,从主调的大属调展开,功能型布局强;b1乐句经过短哲连接后回归主调,尾部出现以bll为代表的那波利和弦。整个乐段给人动荡的印象,情绪波动较前两首较大。
尾声:50小节开始至乐曲结束,再现性地出现了A段主题材料碎片,结尾处进行主和弦的华彩性分解,结尾更是以“皮卡蒂’终止的方式结束在其同名大调上,使作品风格骤然明朗。而这应该正是全曲的的真正基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20 14:31:0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收藏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4:35:03 | 只看该作者
大师的作品很难弹
4
发表于 2010-1-20 14:37:48 | 只看该作者
听说演奏作品需要理解作品,看来是真的
5
发表于 2010-1-20 14:53:56 | 只看该作者
很受用,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