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楼主: 幡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孩学国学到底好不好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8-22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美国留学时,认得一位青年,叫做戴维。我看他人还不错,就给他讲解中华文化的真谛,什么忠孝、仁义之类。他听了居然不感动,还说:“我们也爱国。我们也尊敬老年人。这有什么?我们都知道!”我听了不由得动了邪火,真想扑上去咬他。之所以没有咬,是因为想起了傻大姐,自觉得该和她有点区别,所以悻悻然地走开,心里想道:妈的!你知道这些,还不是从我们这里知道的。礼义廉耻,洋人所知没有我们精深,但也没有儿奸母、子食父、满地拉屎。东方文化里所有的一切,那边都有,之所以没有投入全身心来讲究,主要是因为人家还有些别的事情。
    
22
发表于 2011-8-22 14:15:06 | 只看该作者
假如我那位傻大姐学会了一点西洋学术,比方说,几何学,一定会跳起来大叫道: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这东西就是几何学!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确没有哪种禽兽会几何学。那时她肯定要逼我跟她学几何,如果我不肯跟她学,她定要说我是禽兽之类,并且责之以大义。至于我是不是已经会了一些,她就不管了。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她能学会这东西,而是说她只要会了任何一点东西,都会当作超级智慧,相比之下那东西是什么倒无所谓。由这件事我想到超级知识的本质。这种东西罗素和苏格拉底都学不会,我学起来也难。任何知识本身,即便烦难,也可以学会。难就难在让它变成超级,从中得到大欢喜、大欢乐,无限的自满、自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那种品行。这种品行我的那位傻大姐身上最多,我身上较少。至于罗素、苏格拉底两位先生,他们身上一点都没有。
23
发表于 2011-8-22 14:15:14 | 只看该作者
傻大姐是个知识的放大器,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某些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与傻大姐相近。说实在的,他们把它放得够大了。拉封丹寓言里,有一则《大山临盆》,内容如下: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日月星辰,为之无光。房倒屋坍,烟尘滚滚,天下生灵,死伤无数……最后生下了一只耗子。中国的人文学者弄点学问,就如大山临盆一样壮烈。当然,我说的不止现在,而且有过去,还有未来。
    ……
    顺便说一句,我那位傻大姐,现在已经五十岁了,还靠我那位不幸的阿姨养活着。
24
发表于 2011-8-22 14:15:23 | 只看该作者
致Schwung:
   敝人确实智商偏低,这是实话,突出表现在读书:从初中读水浒开始,《走向未来丛书》、“汉译世界名著”、马恩著作等等等等,书可以说读了不少,但理解能力低下,记忆力太差,终至不得要领,越读越糊涂,后来干脆读武侠小说,而且是读评点本,这样容易理解些。不得要领也就罢了,关键影响人的思维:我以“君子”要求自己,但社会小人行径霸道,我甚至 “被人背来卖了还帮着数钱”,因此,“躲进小楼成一统”,有闲到“家有学童”逛逛,不想,在这里…唉,不说了。
25
发表于 2011-8-22 14:15:3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谈谈敝人对中西思想比较的一点看法。孔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几乎是同时代的人,苏、柏、亚是师生关系,苏氏前后有许多思想家,苏氏师生对西方文明影响最大;孔子之前几百年已形成诸子百家,但从汉“独尊儒术”开始,百家争鸣变成一家独唱,诸子百家淡出历史。由此,儒家思想统领中国两千年,皇家姓氏交接更替,不断复制但尊儒不变;苏、柏、亚等的思想经过中世纪的黑暗终于在文艺复兴复苏,启动了资本主义奔向自由、人文、民主、科学的火车头。孔说和古希腊思想有什么差别?一部论语,几乎全是“孔说”,也就是“我说,不要你说”或“你不要说”(现在不还是这样吗,全国只需一个人思想,其他人学就行了);孔杀少正卯,开了“莫须有”先河(真仁义啊!当代仍在复制)。而古希腊思想,讲辩论、讲逻辑、讲法律、讲正义、讲真理,涵盖数学、美学、文学、哲学…(辩论实际上是很好的…)。因此,一部《资本论》让资本主义洗心革面,变成资本社会主义,而我们成了社会资本主义。孔说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都是要求别人讲,自己大可不讲,位低的讲,位高的不讲(看看现在仍在进行)…为什么独尊儒,最主要的是儒讲等级,讲“忠君”,何其舒服!其他家不重视,甚至不讲,如墨家讲“兼爱”,讲科学,这样一来,大家都看明白了,你还有什么神授之权!
26
发表于 2011-8-22 14:15:40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只要你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你一定会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如无新五四,复制仍继续。
   其实那位傻大姐挺幸福的,如果可选择,我下辈子做只波斯猫。
27
发表于 2011-8-22 14:15:50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的几个国学朋友,他们都是严于他人,宽于自己。常常骂某某人不知礼,但自己夫妻关系,邻里关系都比较差。有个笑话这样说,一个读四书五经拜访一同样的朋友,朋友出去了,朋友的孩子在家。这位拜访者就骂孩子的爸爸不知礼。孩子也回骂,你当儿子骂父亲,难道你是知礼人吗。这位先生顿时无言。
28
发表于 2011-8-22 14:15:56 | 只看该作者
柳老师的话也代表一种观点,我有的朋友就认为49年后中国处于过去的价值体系被破坏,新的价值体系没有建立,进入无信仰时代。
  且不论这样的大事,我等草民无奈何。 只说一我在接触许多小孩后发现的现象,有的小孩被国学所教,乖巧,赞扬甚多,然一进入小学,逻辑思维及手工操作能力极差
29#回复
29
发表于 2011-8-22 14:16:04 | 只看该作者
我孩子小学从一年级起要读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6年上学天天如此早读。学校的这种做法得到赞赏,并在更多的学校越来越普及,个中原因不便揣摩。我认为这样也很好,一是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学到一些知识,至少别人“子曰”你会猜到是孔说;二是如他真的有兴趣,将来也可以当缝扣子般自得自乐。但我同时给他一类书,让他知道还有另外一个文明发蒙体系,他们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讲究思想的自由,欣赏发明创造而不是人云亦云,让他思考“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之类的命题。所幸,孩子思辨能力及处理日常生活问题随知识的增加在成长
30
发表于 2011-8-22 14:16:16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高中,小学被弟子规,劝学,弟子规略懂,劝学根本不懂,小学的文言文老师讲的跟神话故事,初中中考的压力下,打的都死命背书,因为考的重点是课内。高中高考重点是个课外,但不知多少同学走歪了。温总理曾引用离骚的亦余心之所向兮,其九死犹未悔的名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