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1149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归自然的教育-------我和儿子的100个故事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0 15:2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买蛋糕(2009114日下午游泳训练回家)

     儿子游泳训练回家途中,与儿子途经中山北路,看到电业局旁边有一个卖各种自做糕点的小店,我对儿子说:“儿子,要不要买点糕点明天做早餐?”

   “好呀”,儿子爽快地回答。儿子自己挑选了蛋糕和蛋卷两种点心。

    老板开始熟练地用塑料袋装蛋糕,一边装一边问:“要多少?”

    我对老板说:“每样各称三块钱吧。”

    老板把装好的蛋糕往电子秤上一放,然后对我说:“不好意思,已经三块五了,干脆再多称一点,凑足四块钱吧”。

    不等我回答,又拿出几块蛋糕放在电子秤上,然后对我说:“正好四块。”然后在秤蛋卷的时候,老板又如法炮制,我们又被迫买了四块钱的蛋卷。

    买完点心后,路上,我问儿子:“儿子,你刚才注意看老板秤称了吗?”

    儿子答:“看了呀”

   “那你看得懂老板称秤的奥秘了吗?”我接着问。

    “奥秘,这能有什么奥秘?我没看出有什么奥秘。”儿子歪着头奇怪地问。

    “你再想想”,我继续启发儿子。儿子沉吟着,还是想不出。

    我继续提醒儿子:“你跟妈妈到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卖肉的贩子是怎么卖肉的,你跟他们说买十元钱肉,他一刀下去,绝对会多于十元钱,却决不会少于十元钱,实际上这些肉贩子长年累月地卖肉,估计肉重到底是多少的水平是很高的,但他只会多切给你,却决不会少切给你……”

    儿子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刚才这个卖蛋糕的,他是故意多放蛋糕到秤盆里,这样就可以多卖一些蛋糕出去。”

    我笑着说:“对喽,这其实就是生意人耍的一些小伎俩!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不要以为每个人都象你一样是诚实本份的,其实社会上耍狡诈奸滑的事多了去了,就像我们看《三国演义》一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自己做个好人,但同时也要学会识破那些骗人的小伎俩,以免今后吃亏上当。”

    感悟一:俗话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在传统的观念中,绝大部分人只是把学习书本上的文史哲和数理化当作教育,而把社会和生存的一些实用知识排挤在教育大门外,经常听到有家长对孩子说:“你现在只要好好学习课本知识,给我考个好分数就行了,其他一概不需要去考虑!”

    那么,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就我现在的理解,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个“大的概念”,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校的课本学习,只能算是“学习知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能决定孩子能否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对于孩子今后漫长的人生成长之路,帮助实在不大。

    经常看到一些小时读书成绩一般甚至非常差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当老板、赚大钱,在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而一些在小时候读书成绩非常优异的孩子长大了却混得非常一般,我想这可能就是孩子小时所受的教育不同造成的。许多家长喜欢把学校的知识看成是“实在的知识”、“有用的知识”,而把学校以外的知识看成无用的、可有可无的知识一概轻视之。这实际上是偏重于教育的一端,而荒废了另一端。真正好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应该是两头合理兼顾的,既重视学校教育,也不看轻校外教育、素质教育。只有两者兼顾,齐头并进,合理的走在两极之间,才是好的!

    在学校,主要是学习课本知识,家长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点是教给孩子“实的”、“有用的”的知识,那么做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侧重点应该更多的集中在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竞争、如何合作”这些看似“无用的”、“虚的”知识上,这样“虚实结合”,孩子才能全方位成长,不会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感悟二:有些父母怕孩子受社会伤害,或者怕孩子学坏,而有意识的把孩子隔绝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外,以为这样孩子就能免受伤害,就能学好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孩子脱离了社会这个大环境,在理想的、不切实际的真空环境中成长,反而缺少了一种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免疫力。这样做的结果,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幼稚、单纯,与社会格格不入、不知变通的老实人;就是一点也经受不起外界坏事物的诱惑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只有了解了世界的真相,他才能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并且才能以不变的真诚云迎接人生的风风雨雨。
    正如我国教育家杨文在《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中所说:“凡是有的,让他经历;凡是经历的,让分思考。让他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让他知晓,在这个人世间,有很多种生存方式,同时在此情此景中,告诉他我们的标准和选择。在让他见到真实社会一面的同时,也是对他进行随机教育的好时机。孩子对那些曾见过、有体验的东西,会更有感觉……”
    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不要因为他的年纪小就可以简化、模糊甚至剥夺他体味真实社会、融入真实世界的权利。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成长的过程,父母不应该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远离社会这个圈子之外。这个社会是复杂的,是一体两面的,是一个好与坏、美与丑相结合的社会,正如俗话所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抓住生活中的随机教育,让孩子既看到生活中的美,也感悟生活中的丑,从而让孩子逐步养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思维习惯。

    感悟三:家长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见微知著”的本领,即在日常细微的事物和现象中敏锐的捕捉事物背后真相的能力。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有许多小事从我们身边溜走,比如:平常听到的一句话,电视上看到的一则新闻等等。可是只要你养成了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的习惯,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这种随时随地思考吸收的本事,学校的课堂中不会教。当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养成了勤于思考,反求诸己的习惯。这个孩子长大后想不成功都很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6
发表于 2009-6-16 18:24:2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爸爸太细心了、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2:44 | 只看该作者
一次很有意思的对话
  

     端午节放假三天,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连视剧《我的青春谁作主》。其是的三个女孩赵青楚、钱小样、李霹雳是表姐妹,也是三个个性鲜明的女孩,尤其是最小的女孩李霹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霹雳被妈妈(苏小明演)逼着到英国剑桥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是因为内心更喜欢当厨师,于是这个自主能力很强的小女孩不甘心自己的前途被妈妈操控,自作主张偷偷瞒着妈妈在英国学起了烹饪专业,并且放弃了考英国剑桥大学的机会溜回到国内准备开餐馆,但在电话中对妈妈却谎称自己正在英国剑桥读书。

  电视演到了第十八集,还不知道实情的霹雳的妈妈要求女儿上视频与自己聊天。而这时的霹雳却早已不在英国了,一直是躲在国内好友雷蕾家中与妈妈视频,但对妈妈却谎称是在英国宿舍里与妈妈聊天。正在霹雳与妈妈聊天的过程中,雷蕾从外面回来,不小心闯进了视频。这一举动引起了妈妈的怀疑,也就出现了以下精彩的一幕。

  妈妈问霹雳:“霹雳,为什么你的宿舍里会有一个中国女孩?”

  霹雳灵机一动:“哦,这是我在英国遇见的中国同学,她是学服装设计专业的。”

  妈妈奇怪地问:“剑桥大学也有服装设计专业吗?”

  这时,机敏的雷蕾也趁机上来与霹雳的妈妈打招呼:“嗨,阿姨好!我叫雷蕾。”

  霹雳的妈妈说:“哦,雷蕾你好。我们家霹雳小,就麻烦你帮我在英国多多照顾了。”

  雷蕾本来一直看着霹雳妈妈的眼睛这时却不由自主地移开了一下,然后又马上把视线移回来说:“好的,阿姨请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

  看到这里,我突然感到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来了。可以通过这组镜头教会儿子观察人们的“身体语言”。让儿子慢慢在生活中拥有一双“慧眼”,培养起学会透过表面的身体语言看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去。

  在人际交往中,无声语言信息,即“身体语言”信息要比有声语言信息内涵多5倍。当两者自相矛盾时,凭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来判断最为准确。这其实一门很深的学问,是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训练的。如果儿子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了这种观察人们举止神态的意识,就会慢慢练出一双慧眼,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人们的心理活动。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想到这里,我马上把片子倒了回去,把刚才的镜头重放了一遍,并启发儿子留心观察雷蕾与霹雳妈妈说话时的眼神变化情况。

  我问儿子:“看出什么来了没有?”

  儿子摇头。

 “你注意没有,霹雳的妈妈要雷蕾帮着照顾霹雳的时候,眼神为什么要移开一下呀?”我继续启发。

  儿子莫名其妙地问:“眼神移开一下有什么关系,我们平时说话时不也经常移开眼神吗?”

  我说:“那不一样,你有没有注意到,前面雷蕾与霹雳的妈妈聊天时,两个人的眼神交流还是很正常、很坦诚的。但是突然提到要雷蕾照顾霹雳的时候,雷蕾为什么突然要把眼光移开了一下?”

  儿子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雷蕾是有点心虚,因为她必竟是在骗人,她觉得辜负了霹雳妈妈对自己的信任。”

 “对喽。”我赞赏地对儿子说。“你知道吗?一个人骗人时,语言和声音可以伪装,眼神却永远无法伪装!你还记得我们经常看的警察审犯人的境头吗?为什么警察审犯人时,总是要往犯人脸上打一束灯光呀?就是因为警察要注意观察犯人的眼神变化。因为犯人说谎时,心里有压力,就会不由自主通过眼神流露出来。”

  儿子感叹:“想不到眼神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

  我笑着说:“那当然,生活处处皆学问嘛。你不是马上要参加区里的演讲比赛吗?你也要注意眼神与台下观众的交流哟。否则,如果你演讲时,眼睛不看着下面的观众,别人还以为你在与老天爷讲话呢。”

  儿子:“是吗?这个我还真没注意过,我以为只要有感情地讲就行了。”

  “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眼神、姿势的运用,形成一体才行,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演讲效果。”我接着启发儿子:“其实不光眼神有学问,一个人在讲话时身体姿势、各种动作里也有很大的学问。有时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并不一定就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你听人说话时,不但要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眼睛去‘听’”。

  看到儿子听得入神,我知道还能继续下去:“你还记得我们看《三国演义》里,赵子龙好不容易从千军万马中救出刘备孩子的那一场戏吗?”

  “记得。”儿子说。

  “当时赵云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刘备的孩子时,刘备抱着自己的孩子,心情激动,他抱起孩子往地上一扔,然后对在场所有的人说了一句话:“为了这么个孩子,几乎折损了我一员大将。就是因为这句话,结果赵子龙深受感动,一辈子跟定了刘备。不知你当时注意没有,当时刘备是把孩子是往赵云那个方向抛的,所以赵去才能接住那个孩子,不然那个孩子就真的摔死了。这其实就是身体语言反映出刘备当时内心真正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你知道吗?”

  儿子想了一会:“刘备内心还是不忍心自己的孩子摔死。”

  我说:“对喽,孩子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一方面是气为了一个孩子差点损失了一员大将,觉得对不住赵云;一方面内心毕竟舍不得孩子死,所以就不由自主地把孩子扔向了赵云那个方向,希望赵云有可能接住他。这出戏就生动地把刘备内心的矛盾情感表达出来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2:28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你是否把孩子管得过死?

      六一儿童节,孩子们的节日。我和妻舅两家带着三个孩子到岳屏公园玩耍。三个孩子如脱离鸟笼的小鸟,在公园里尽情地追逐着、嬉闹着……。妻舅不放心,生怕孩子们不小心磕着、碰着,或者在地上捡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孩子们跑到哪,妻舅就紧紧跟到哪,一路不停地喊着:
     
      “小心,离水池远点,会掉到水池里的……”
     
      “不要捡地上的棍子,上面有很多细菌……”
     
      “还不快从坡上下来,摔下来怎么办?……”

       看着妻舅那幅紧张样,我开起了妻舅的玩笑:“在家里,你也总是这么管孩子的?”

       妻舅说:“当然了,孩子现在正是养成各种好习惯的关键期,总不可能什么都由着她吧?”

       我说:“当然不可能什么都由着孩子,一些重要的好习惯确实需要培养,但是如果管得太细太碎,会把孩子的天性过早地管没了。”

       我接着说:“你知道吗?上个星期,我跟报社的十多位同事一起到北海旅游,在玩耍的过程中,我就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这些同事在工作中都能很好地要求自己,但是在旅游过程中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有些同事,在旅游的过程中很放得开,玩得很疯,能够很好地放松自己。这种人——松紧有度,懂得该紧张的时候就紧张,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我们称之为“弹性人”。还有些同事,就放不开,即使在旅游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也显得比较拘谨、严肃、不苟言笑,跟在工作中没什么区别。”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其实这跟父母在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放不开的同事很可能在小时候被管得过多,以致于压抑了自己的天性,不懂得放松了……。”

       那么,到底如何管理孩子才最好呢?个人认为是:“不可不管,不可全管,只管真正需要管的地方”。这样管理出来的孩子具有如下特点:管得住,放得开,能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控制程度,在需要控制自己的时候能牢牢管住自己,在不需要控制时,则能放松自己。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会学习,也会玩的儿童,他们有很强的灵活性。

       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埃里克•伯恩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一种治疗理论,我们称之为“交互作用分析(TA)”。这个理论学派认为,自我有三幅面孔:

       儿童我——本能的、依赖性的、创造性的或逆反性的“我”。率真而富有创造性,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常常感情用事、任性、自我中心。

       成人我——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

       父母我——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他们会照搬政策和标准,发表类似于如下的意见:“你知道这是规则,规则必须遵守。”或者相反,过于操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保护子女和帮助他人的需要,出于“我这是为你好……”的心理,常常介入别人的生活,替别人做决定。

       过分理性的人就属于“成人我”或“父母我”过分发展,从而抑制了“儿童我”的存在。很多心理障碍,比如强迫型人格障碍,就属于过分地发展了“成人我”与“父母我”,以至于他的生活没有任何活力,我们甚至感受不到他的情绪变化,从而出现心理异常。真正的心理健康,就是这三种自我在一个人身上和谐地相处。既保留有童心,哭也有时,笑也有时,又有现实感和责任感。

      过分理性的人所要做的就是——还“儿童我”一个应有的位置。从而释放循规蹈矩的成人生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趣味,满足自我各方面的需求,让你过上一种张弛有度的生活。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2:12 | 只看该作者
适当让孩子受点气并非坏事

    可能因为昨晚(星期六)儿子跟我看电视太晚了点的原因吧。定在7点30分的闹铃已经响过很多遍了,我也提醒过好几遍了,儿子还是半梦半醒,一磨蹭便过了近三十分钟了!!

    在厨房做早餐的妻子气冲冲地来到床前,又喊了儿子几声,儿子还是没竖起来。妻子脾气上来了,一把将儿子从床上拖起来!她咆哮着,拽着儿子就往洗脸间走去。

    “你是怎么搞的,叫你起床不起床?晚上不按时睡觉,看电视看这么晚,到了早上总是起不来,你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看看,吃东西总是这么慢,就不能快点?每天总是这个不想吃,那个不想吃,我天天做饭给你吃,还不落好。“

   “还不快吃,都8点了,你8点30分还要到围棋学校上课!还看着我干什么?马上就要迟到了……·#¥*XM¥#%……”。

    显然,一向温柔的妻子今天有些失控了。好在妻子修养好,即使在气头话,讲的话一般也不会伤人自尊。所以我并没有上前劝阻,因为我内心觉得,小家伙是有点不像话,受点“气”,就当是进行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吧。

    十五分钟过后,在妻子的催促下,儿子吃完早饭学围棋去了。

    “今天你有些情绪失控了,不像是在教育儿子,纯粹是在发泄怒火。”我对妻子说。

    “你以为我不懂教育呀。看到他那么磨蹭,我实在忍不住了!” 妻子说。

    “没关系的,谁都有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只要不经常这样就行。”我安慰着妻子,“等儿子回来,一定要记得好好跟儿子沟通一下。”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自然应该以耐心说服教育为主。但实际上,从未对孩子发脾气的父母恐怕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一概否定“发脾气”也是不现实的。适当地对孩子发发脾气,让孩子受点儿挫折教育也并非坏事,这会让他们更适应不同情境的环境,增强孩子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因为外面的世界是复杂的,孩子将来肯定会面对许多不合理的、受委屈的事情。凡事有利就有弊,“轻风细雨式”的教育当然好,但也有它本身不可弥补的缺陷,需要父母在生活中适当地加入一点“风暴”作为补充。

    从教育效果上来说,表扬当然比批评的效果好,宽容当然比发脾气的效果好,正面教育手段当然比负面教育手段效果好。而且,后者对孩子在学习、自尊心、心理健康的伤害也较大。但是,作为父母心里要明白,再好的教育方式用过头了,也会带来负面效应。而再不好的方式如果用对地方也能带来一定的正面效果。重要的是家长要懂得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细细想来,儿子在这些年里受的气其实也不少。从五岁起开始练跳水,免不了要被教练训斥。7岁时儿子改学游泳,儿子的教练也是挺“凶”的,队员如果不努力、不听话,有时也时常被教练骂得狗血淋头。但我们并没有因为儿子经常遭到训斥,就不让儿子去训练了。因为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惩罚是把双刃剑,它虽然使人感到痛苦和厌恶,然而必要的惩罚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能提高人的抗挫折能力,关键是如何因时、因地、因势的把握好惩罚的分寸。”

    下面介绍几点发脾气时的注意事项,供父母们参考:

    一、发脾气时要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个性特点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相对来说,外向的孩子和男孩子要比内向的孩子和女孩子承受能力强。

    二、不侮辱孩子。父母有对孩子生气的权利,但前提是,不要对孩子使用一些带有侮辱人格的语言,比如:“你给我滚”、“简直太讨厌了”、等等。这样的话不是针对孩子的具体错误行为,而是在侮辱孩子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你试图对孩子发脾气,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你可以先把自己的焦躁心情告诉孩子,用简短的话警告他,比如:“妈妈现在很烦,你能安静会儿吗?”如果孩子能够按你的话做了,那最好;如果没有,那么就要进入第二个阶段了,把自己的感情直接告诉孩子:“我已经很生气了。”如果还没有过效果,那就要进入第三个阶段了,告诉他:“妈妈正在工作,让你安静一会儿,你怎么老不听话呀!”把你生气的情况和希望一起告诉他。

    有些父母一生起气来,什么都不顾了,对孩子恶语相加,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态度,除了给孩子更多的心灵创伤外,没有任何的意义。

    三、做好“善后工作”。人在受了训斥后,都会对批评者产生一种憎恨和冷漠的抵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一种被人抛弃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孩子。当父母在冲孩子气发完脾气后,别忘了安抚一下,给他点儿和风细雨的启发,对孩子伸出爱抚的手,清除他的紧张和不安。你已经惩罚过他了,现在他认识到自己错了,父母就应该原谅他了,这样才能加深亲子间的信赖关系。

    四、不要当众揭他的“短”。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定不要当着很多人揭他的短处,尤其不要当着他的小伙伴或客人的面。我们每个人都怕被人当众揭短,孩子也一样,他也有“面子”的。如果当众冲他发脾气,他就会产生比大人还要难以忍受的“羞耻感”。就算他有不对,你想冲他发脾气,教训他一下,也最好等他人离开后,再提醒他:“你刚才怎么可以那样呢?那是不对的……”,这样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1:53 | 只看该作者
换个角度议撒谎(一)

教孩子说点谎

     姐姐给我打来电话,说姐夫最近检查身体,结果查出肺癌,癌细胞有扩散趋势,现正在附一医院住院治疗。

      我们决定一家三口去看望姐夫,临去前,我和妻子慎重交待儿子:“如果姨父问起病情来,千万记得不要说出实际情况,我们要统一口径说是一般的肺病。”

    “好,我记下了。” 儿子又小声嘟囔:“这不是撒谎吗?”

     我看着儿子,反问道:“严格讲,这算撒谎,但你觉得这个谎该不该撒?”

     儿子想了一会:“这个谎应该撒。”

     “为什么?”我继续启发儿子。

     “因为撒这个谎对病人的身体有好处,如果对姨父说了实话,会让病人难受,对病人身体康复不利。”

     我赞赏地看着儿子:“你说得对,这是个善意的谎言,世上并不是任何谎都不能撒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区分哪些谎能够撒,哪些谎不能撒。以后你在生活中听人说话时要多多留意哟”。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家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孩子撒谎!经常听到家长们说:“对于孩子,我别的都能容忍,就是不能容忍孩子撒谎。”从教育方面说,不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孩子诚实做为第一美德。社会心理学就人的个性品质专门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最受人欢迎的品质是真诚和热情,最令人厌恶的品质是说谎和虚伪。可见从小培养孩子做人诚信是何等重要!

      但是不是说,孩子就一点谎也不能撒呢?就一定要时时说大实话吗?

      舞蹈家邓肯是19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热情浪漫外加叛逆的个性,使她成为反对传统婚姻和传统舞蹈的前卫人物。她小时候更是纯真,常坦率得令人发窘。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替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邓肯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邓青回答:“我才不希罕糖果呢?”老师勃然大怒,处罚邓肯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相信邓肯的老师平时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说实话,但这次邓肯说了实话,但结果是遭到了老师的处罚。

      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对于撒谎的研究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从人们说谎的动机上把谎言分为三大类:正性谎言、中性谎言、负性谎言。

      第一类是“正性谎言”,是指一些对生活造成有利影响的谎言,正如他对这类谎言解释:“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撒谎或扭曲事实,是待人接物的技巧。”

      在各行各业中,哪一类人说谎最多?医生。我们有病去看医生,特别是患上重病绝症,医生一般不会对你讲实话。大部分医生号脉诊断以后,会说这病是小事情,吃几副药,回去调养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听了医生这样说,你的病就好了一半。假如医生实话实说:这病是绝症,或者说你还有几个月的寿命,恐怕病人就真的离死不远了。这说明,“说谎”有时是很管用的。如果一个医生不善于说谎,一说谎就脸红心跳动作不自然,估计这个医生永远不会成为最优秀的医生。

      第二类谎言是“中性谎言”,这些谎言说了也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有朋友找你借钱,你不想借给他,找个借口随便搪塞一下。比如:孩子不小心做了错事,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惩罚而说谎。再比如:有时为了适当的恭维别人而说的谎言。都属于中性谎言。

     以上两类谎言说说也无防,甚至可在生活中适当“教”给孩子一些,因为不违背道德,反而突显出一个人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做人的灵活性。

     前两年风靡全国的电视剧《亮剑》中的一幕境头,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团长李云龙犯错误,被贬到一营当营长,一营原营长张大彪出来迎接:“报告团长……”
   
     李云龙马上纠正他:“我现在是营长。”

    “报告团长,一营没有姓李的营长,只有姓李的团长!”……“是,团长”。

      多会说话的张大彪,李云龙打心眼儿里喜欢他。

      反之,接下来一组镜头:李云龙与部下一起出门,门口有一个新到卫兵,见到李云龙,一个标准敬礼,大声说:“营长好!”部下气得打了他脑袋几下。

      卫兵找政委诉苦,政委说:“谁让你叫营长了?你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是团长了,你要叫团长……”。

      多老实的卫兵,只会说大实话,估计小时候父母的诚实教育过头了,一点谎也不会撒。我想,这个士兵以后再不改变方式,估计在军营没什么前途,也没有哪个当官的敢把重要事托付给他,因为他为人太不活泛,如何应对外面复杂的世界?看来,一个人会说谎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从心理学角度讲,会撒谎的孩子在心智上比不会撒谎的孩子更高。可见,重要的不是撒谎本身的行为,而是要重视孩子撒谎的动机。

      第三类是“负性谎言”。比如:有的孩子为了骗零花钱,谎称学校要交课本费。比如:有的孩子为了逃避作业,谎称学校没有布置作业。以上都是有预谋的“负性谎言”,多发生在年纪较大的孩子身上。这类谎言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事关孩子的道德品质问题,父母和老师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真正予以重视。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呢?提以下几点供家长们参考。

      一、要善于发现并区分孩子的撒谎行为,如果发现孩子真的是在“恶意说谎”,父母要有能力及时发现。如果孩子在说过几次谎话后,未被父母、老师和同学识破,他会为自己的“胜利”而庆幸,以后就有可能越来越会骗人。针对这种撒谎心理,父母要注意观察,联系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判断。比如孩子明明逃学,却假说上课去了,父母只要问一下今天讲课的内容、作业难不难就会明白;当孩子说学校让交钱时,父母可以打电话问问老师。这样,学生的谎话被识破后,往往很不自在,以后就不会轻易撒谎了。

      二、教给孩子区分谎言的性质,告诉孩子哪些谎能撒,哪些谎坚决不能撒。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水平。对于“正性谎言”要鼓励孩子说,并要适当教给孩子一些说“正性谎言”的技巧;对于“中性谎言”,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对于孩子的“负性谎言”,要坚决惩罚。

      三、尽力避免指责孩子:假如孩子打坏了东西,父母一不追究“是不是你干的”,二不关注他是不是在撒谎,而着重强调“幸好没伤着你”、“幸好比这更值钱的东西没被打坏”等,使学生感到“就是说了说话父母也不会怪我的”,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自己承认撒谎行为。在学生承认自己撒谎时,父母要表扬他勇敢地承认错误。

      四、强化诚实行为:心理学家说,在纠正孩子的恶意撒谎和过失撒谎时,奖励诚实行为比惩罚撒谎更为重要和有效。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多表扬孩子的诚实之处,奖励他的诚实行为。尤其是主动承认错误时,父母应免除或减轻惩罚,这样孩子自己的就能体会骊诚实比撒谎更有好处。

      五、说理与游戏相结合: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撒谎,应告诉孩子撒谎得到的只是自欺欺人的短暂快乐,可失去的却是人最宝贵的品质——诚实,失去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撒谎虽然能一时骗住别人,但终究会被发现,遭到大家的厌恶。父母和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撒谎者最终自食其果、下场可悲的故事、如“狼来了”的故事。或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撒谎的危害。
     

      感悟:
      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人际交往越来越反复无常,变幻万端,不会说“谎话”,如何在“人性从林”中立足?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没有讲话的艺术,不重视说话的技巧,总是直来直去,想什么说什么,往往会伤害甚至得罪别人而不自知,产生许多的矛盾和问题,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有时,善意的谎言更能保护别人,表现出对别人的关爱。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讲实话,缺乏变通的人是会到处碰壁的。

      在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因为讲话不会拐弯,是饱尝了许多苦果的,也对自己的事业造成很大的阻碍!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教会孩子学会讲话的技巧和艺术,学会灵活变通,是有利于孩子今后更好的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

      回想自己教育的这些年里,在孩子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做事认真,说话算数,信守承诺的人。我们也一直信任孩子,从来没有过怀疑过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我们从不训斥,更不打骂,都是采用晓之以理的方法加以引导。孩子对我们没有过必要说谎。我甚至相信,十岁的儿子到现在还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互相猜疑,互不信任的现象。我还担心我的孩子太单纯,太缺乏心眼了,将来进入社会遇到很不诚实的人和事时没有能力去面对和处理。

     有时,我总觉得对孩子的教育缺少了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古人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己不去骗人,但是也要警惕被别人骗。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帮助孩子形成了这样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少吃很多亏,少走很多弯路。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1:36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儿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晚上快8点了,两个小家伙游泳训练还没有回来,桌上的饭菜早说凉了。我、妻子还有儿子的外婆已经越来越坐立不安了,不停地从窗户上向外张望。怎么这个时候还没到家呀,难道路上不小心被车撞了?或者又没坐上公交车正在路上慢慢走?不安感渐渐笼罩在三个大人身上。

    “再等10分钟,如果还没有回来,我就去找他们。”我对妻子说。

    “还等什么呀,现在就去找呀!你就不担心孩子路上出事?”岳母娘来气了。

      我穿上鞋正准备冲下楼,就听见楼下传来儿子和表弟跑上楼的脚步声。我大喊一声:“骅骅,是你们吗?”

    “是呀,我们回来了。”楼下传来两个小家伙的回答声。

     回到家里,我问两个小家伙:“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又没坐上公交车?”

    “坐上了,不过坐过头了,到站时我们要司机停车,司机没有停,结果害得我们整整多坐了一站路才下车,一路走回来的。”儿子答。

     儿子从游泳馆回家坐的是31路车,游泳这两年来,已经很多次出现了司机到站不停车的现象,最近这两个月这种到站不停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可能是觉得小孩子坐车经常不数钱,所以司机不愿停。最恶劣的一次是上个月。四个游泳的孩子在游泳馆那一站连续邀了三辆车,没有一辆愿意停车的。我们这个小城市不比北京、上海、深圳那样的大城市,交通治安管理很多方面不是那么到位,经常出现公交车不愿意为老人和小孩停车的现象(备注:老年人都有老年证,按规定坐车是不要钱的)。原因就是觉得老人和小孩不会数车钱,所以懒得停。

    “这样下去怎么行,你们回的晚,大人在家可担心了,总怕你们在路上出什么事,你俩就不能想点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呀?”我又一次表露了自己的担心。

    “想了呀,我们想了两个办法。”两个小家伙兴奋地说。

    “哦,说来听听。”我和妻子表现得很有兴趣。

    “一、以后如果我们没有按时坐上车,我们会在旁边的电话亭先打个电话给你们,可以让你们来接我们。”儿子说。

     “二、我们打算明天告那些司机。”儿子的表弟说。

     “告司机?怎么告?”看到我疑惑的眼神。儿子的表弟赶紧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递给了我。只见作业本上抄着一行字:“监投电话:8224880   13762401833”。

     原来,今天司机到站没有停车,两个小家伙一气之下,就把车内的监投电话抄下来了,打算明天告他们。想不到两个小家伙的唯权意识还是蛮强的。

     我乐哈哈地说:“哟,这个办法想得好,可以试一试,我坚决站在你们这一边,明天一上班的时候就打电话告他们。不过,你们要事先想清楚应该怎么告哟。”

     感悟: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时候吃过苦,现在孩子不能再吃苦。”因而对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总是会忍不住要伸出帮助之手。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样做表面是在帮孩子,其实可能是害了孩子。这许许多多“善意的帮助”,会在无形中限制了孩子自己适应外界的能力,剥夺了孩子们独立培养能力的机会。

     那些介入到孩子的事情中,帮孩子处理事情的人,就像“搭救者”。父母一次次把孩子从困境中搭救出来,会使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己解救自己。在父母的不断拯救下,许多孩子长大后开始过独立生活,开始感到很不适应:对自己必须计划收支平衡、买生活用品、找住宿之地等基本生活安排都感到惴惴不安。因为在家的时候,这些事总有人替他们干……

     为了培养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要代替。否则会阻碍孩子学习自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妨碍他们养成生活和劳动的基本能力。

     其实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要努力培养自己适应生活的“弹性”,要培养出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身心素质,如适应严冬酷署的恶劣天气,适应饥饿干渴的艰苦生活,适应疲乏劳累的繁重劳动,适应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等。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扮演三种角色:一是成为提供挑战的人,为孩子创造适度的挫折情境;二是可以成为孩子面临挑战时的智囊团;三是做孩子接受挑战时的休息站。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在努力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时,也要考虑好安全方面的问题。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1:24 | 只看该作者
从儿子不愿参加游泳比赛想到的……(2009年2月26日)

     今天早上,儿子读完书,冲到卧室对着我说:“爸爸,我想好了,我不准备参加省里的游泳比赛了。”

     我说:“好的,那你今天下午游泳时就跟教练说吧。”

     这是今天早上刚刚发生的一幕。原来省里决定在3月21日、22日两天在郴州举办省青少年游泳比赛。儿子今年也被选上了市集训队。教练说:“凡是集训队的队员都有资格参加省里的游泳比赛,不过报名是自愿性质的。儿子虽然进入了集训队,但是训练成绩却在队里垫底。而与儿子一起参加训练的表弟年龄虽然比儿子小了一岁,但训练成绩反而比儿子好一些。儿子看到训练成绩后,心里有点受打击。因为和表弟比起来,儿子训练一直比表弟勤奋,但最后成绩却不如表弟。我安慰儿子:“没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能样样都强的。比如:在体育方面你不如表弟,但是在学习方面你就比表弟强呀。”

     因为比赛是自愿性质的,所以教练对队员们说,如果打算参加省里比赛的话,必须在26号之前报名。儿子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参加,我给儿子的意见是去参加,即使比赛成绩是倒数第一名也无所谓呀,至少见了世面。但我也强调这只是父母单方面的建议,最后要不要参加比赛,还是由儿子自己定夺。

     儿子经过了二十多天的考虑,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做出了不参加比赛的决定。并且儿子还透露给我和妻子一个信息,决定参加完最后一个月的游泳训练,就不打算参加明年的游泳训练了。儿子准备去学打乒乓球,我和妻子都同意了儿子的想法。

     二十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许多事情并不是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说得绝对一点,有些孩子如果不是这块料,你就是打死他,他也学不好。我本人是华罗庚奥数教练员,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学习奥数,需要孩子数学天赋好,许多父母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我的手里让我来教。教奥数十多年,带过的学生至少不下于五千人,有许多学生曾在全国获奖。在这么多年教学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验:都是我在教,都是一样的教法,一样的题目,孩子们也都是一样的努力学习,但学习效果却差距很大。学得好的可以打满分,学得不好的可能只打几分。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孩子轻轻松松就能学好的内容,给那些没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来学,却怎么也学不好。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成才规律。所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擅长讲话,有的喜欢学数学,而有的则喜欢唱歌跳舞、参加运动,还有的喜欢与人交往。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能够最大限度的爆发出“潜能”,关键是要做父母的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敏锐地发现自己孩子的强势智能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事半功倍地取得成功。

     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教师,父母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这个孩子读书成绩很一般,父母想让孩子往特长方面发展,说不定能在特长方面取得发展呢?无奈的是孩子学什么都不上道,美术、书法、乒乓球、英语、舞蹈、作文、奥数走马灯似的在五年内换了十多项,可惜的是孩子什么都没学出来。父母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了。

     然而,奇迹却在小学五年级时出现,孩子在自己学校代表班上参加了一次校演讲比赛,没想到竟然拿了一等奖。其实在当时来说拿个学校一等奖实在算不了什么,但是妈妈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感觉儿子在这方面可能会有所发展,于是赶紧把儿子送到外面去学演讲,没想到孩子学别的不开窍,学演讲却非常有天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进步神速。第二年,就在市里演讲比赛拿了一等奖,紧接着在“全国讲故事大王”比赛中又拿了奖,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正在某艺术学院学习主持专业。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8个智能区,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礼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他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写作,容易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有些人擅长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表现出音乐的天赋;有些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喜欢向数学难题挑战;有些人能够创作优美的视觉艺术作品;有些人能够轻松而优雅地完成体育动作;有些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特长与追求有着深刻的领悟;有些人则具有领导才能,能够成为一群人的榜样和楷模;也有的人对自然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们乐于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美妙而令人惊奇的自然规律。但是这8种智能区在每个人身上都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强、有的弱。但至少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到两种强势智能区。

     看到了这个理论,我们就会明白,原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正所谓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每一个孩子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十全十美。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势潜能。我想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支持儿子的各种活动,给孩子选择特长班的自由,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相信孩子会在兴趣班的不断变换中,最终能够发现自己既感兴趣又有天赋的强项。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1:21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你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了吗?

     办公室内,几个女同事正在“当当网”和“***网”替自己的孩子“淘”着各种心爱的物品,比如:衣服、鞋袜、图书、玩具等,一边“淘”还一边互相讨论哪个更好看、更实用。这几位妈妈的孩子年龄都不大,最大的孩子7岁,最小的3岁多,也正是妈妈们教育孩子最有兴致的时候。在办公室里,女同事们每天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自己的孩子。

     你看,打开快递员送来的各种邮包:这个妈妈给孩子选的是一个精致的水杯。那个妈妈给孩子选的是一件讨人喜欢的衣服,另一个妈妈选的是一盒好看的水彩笔……正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仿佛,妈妈就是孩子本人!

     看到年轻妈妈们兴致盎然的样子。我忍不住插嘴问:“你们替孩子选的东西,孩子真的喜欢吗?”

     妈妈们愕然:“应该喜欢吧,这么漂亮的衣服,怎么会不喜欢?。”

     我笑着说:“可你们不是孩子呀,你们喜欢的东西孩子就一定喜欢吗?”

     上面的一幕,每天都会不停地在父母们身上上演。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也会喜欢,自己喜欢吃的菜就认为孩子也一定喜欢吃,自己觉得今天天冷了要加衣服,就一定要逼着孩子也加,自己喜欢去哪里旅游就认为孩子也会喜欢去,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比如:学习钢琴,就认为孩子一定要去学……这种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安放到另一个人身上,认为另一个人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想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只是这种“投射”的游戏大多是潜意识的,本人不易察觉。

     比如:我的妻子就是这样,在餐馆品尝到了她喜欢吃的好菜,她一定会马上夹一筷子放到我和儿子的碗里。她认为,这个菜我喜欢吃,那么,老公和儿子也一定喜欢吃。虽然,我多次指出了妻子这种行为,但是妻子下次还是会不由自主这样做。

     实际上,这种“以己度人”的做法很不科学。因为道理很简单——你就是你,别人是别人;你有你的思想,别人有别人的思想;你有你的喜好,别人也有别人的喜好。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和别人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很简单,做选择时,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问问别人的感受。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几位妈妈,要替孩子买东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在网上选,家长最多是帮助孩子参考一下,最终买什么式样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这样做,一是尊重了孩子,孩子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二是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自已做决定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主见,不会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

     在这方面我也曾有过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例子:

     在生活方面,我的孩子从三岁多时,我就开始慢慢试着“放权”,由孩子选择自己的东西,比如自己选择文具、衣服、鞋袜等。印象最深的是儿子买鞋子的趣事,每次给孩子买鞋,儿子都喜欢选那种灰色的或者深颜色的那种,久而久之,儿子穿的鞋全是相似的颜色和款式。穿在脚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儿子只有这一双鞋呢。显然,儿子还不懂得穿鞋应该买不同样式的,这样才会有变化。下次再买鞋时,我和妻子就提醒儿子:“可以试着买一双颜色鲜一点的鞋子,这样就可以跟以前买的鞋区分开,省得别人说你儿子总是穿一双鞋子。”儿子听从了我们的劝告,买了一双颜色鲜艳的鞋子。再后来的几年,儿子渐渐明白了买鞋子和买衣服应该要在颜色和式样上有所区别,儿子的审美眼光明显提高了很多。

     在选择特长班上也是如此,我不会替孩子做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儿子学的特长班都是儿子自己选的。正因为是自己选的,所以儿子的学习动力就很强,基本上不用父母操心。

     失败的例子则集中在旅游上:儿子五六岁时,我们觉得儿子小,旅游就替儿子作主了。我们曾先后带儿子到过北京、深圳、珠海、江门等地旅游,结果感到儿子对这些地方的兴趣不大。最有意思的是儿子五岁多时,第一次带儿子到深圳去旅游。本以为儿子会喜欢看市中心的那些高楼大厦。我们就特意带儿子到了深圳第一高楼——地王大厦去参观。当我和妻子带着着儿子到了地王大厦,兴致勃勃地给儿子介绍时,没想到儿子只是瞟了一眼就再也没有兴趣看了。

     带儿子到北京去旅游也一样,儿子六岁时,我正好要到北京去学习10多天,就和妻子带上儿子一起去玩了。妻子带着儿子去看了很多地方:故宫、天安门、天坛、北京大学、卢沟桥、颐和园……,一圈下来,发现儿子真正有兴趣玩的地方只有“北京科技馆”,其余地方兴趣不大。

    后来,我们有了经验,从儿子七岁开始,每次我们带儿子出去旅游时,都会事先征求儿子的意见,我们会跟儿子一起上网查找各个旅游风景点的风景图片,问问儿子更喜欢去哪里玩,然后由儿子自己选择地方。我们发现,七八岁的儿子对自然风光好的地方更感兴趣。比如:张家界、桂林、海南、三峡、南岳等地方。儿子根据自己的选择决定了旅游地点,旅游的时候果然兴趣非常浓厚。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20:31 | 只看该作者
趣谈“变数强化”

     儿子从小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用了东西不喜欢归位。从三年级开始,这个毛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但自己的房间里乱七八糟。有些东西开始乱丢到客厅里了,最气人的一次是把刚换下来的袜子放在电视机上了。

     再不改正这个毛病,那还得了!不但长大后会影响学习和工作,以后未来的儿媳妇也会跟着受罪。到时,儿媳妇岂不会在背后骂死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于是坐下来跟儿子沟通,先讲了一大通乱扔东西会带来不良后果的大道理,先在思想上取得儿子的认同,接着开始跟儿子签了一个小小的“契约”。“契约”规定:凡是儿子当天能够做到自己房间的干净整洁,不乱丢乱扔。那么就可以在表格上加一分,两个月后,如果达到规定的分数,父母答应完成儿子一个小小的心愿。听说有奖励,儿子改正坏习惯的动力来了。

     说干就干,计划当天就开始实行。晚上儿子睡觉时,我和妻子检查了儿子的房间,房间很干净整洁。就这样,每天我和妻子都会检查一次儿子的房间。每次儿子的房间都整理地很好。两个月很快过去,儿子顺利达到了我们当初定的要求,好习惯也逐渐开始养成。我们按照当初合约的承诺,完成了儿子的一个小心愿——儿子自己选了一把心爱的手枪。

      当晚,我们又跟儿子坐到了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计划。我对儿子说:“第一阶段你表现不错,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可以进行继续第二阶段的任务了。”

      儿子疑惑:“还有第二阶段?”

     “有呀!第二阶段是三个月时间,如果你完成得好,我同意给你买一辆雷速登赛车。”

     “真的?”儿子两眼放光,当即表示同意。要知道那可是儿子最想要的玩具。(备注:这个赛车在行为心理学里被称为强化物。)

      “但是,这次爸爸妈妈不会天天都检查你的房间了,毕竟爸爸妈妈有好多自己的事要做,不可能天天抽时间检查你的房间。以后,我们可能要每隔几天才抽查一次,如果没有问题,就给你加分。三个月以后看分数,行不?”

     有雷速登赛车这把诱人、鲜嫩的“草”,儿子这头“小羊”欣然同意。“变数强化”就这样开始实行了。“变数强化”有一个好处,就是父母不必每天监督孩子了,只是有时间抽查一下即可,孩子由于不清楚父母到底哪天抽查,所以只能天天都努力,目的就是想通过不确定的那次检查,这样才能完成父母的考核任务。这种方式对于监督一方的父母来说,就比较清松了。

      由于想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不管父母当天是不是检查,儿子每天都能坚持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而我和妻子只是隔几天象征性地检查一下。

      三个月过后,儿子得到了自己心爱的“雷速登”,同时好习惯也固定下来了。

      以上矫正儿子坏习惯的方法,就是 “变数强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只能用在教育上。许多商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吸引顾客买东西。最经典的莫过于“买彩票”和“赌博”了!平时生活中的钓鱼活动也是 “变数强化”,只不过不是人设计的,而是大自然设计的。许多人去买彩票,买一次不中,买两次还不中,但是顾客知道多买几次,总有一次会中奖。冲着这个不确定的中奖,许多顾客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买下去。因为他的内心知道只要坚持买下去,就会有中奖的可能。正是这种心态的驱使,顾客会努力买下去,买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买彩票花去的钱远远多于自己中奖的钱。

      蒙牛公司也曾采用过这种办法帮助自己销售牛奶,由于喝牛奶的大部分是青少年。为了吸引孩子们多买蒙牛奶,蒙牛公司聪明的在每一件牛奶里附带放了一张精致的儿童卡,儿童卡上说明:只要能够集齐全套12张卡片,就能得到一件非常贵重的礼物。正是这样一种诱惑,许多孩子都想集全这套卡(这实际上是人的完形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每次买牛奶喝,都只买蒙牛奶。其实孩子们喝什么品牌的奶都无所谓,孩子们介意的是想得到全套的卡片。我的孩子也曾是这支“集卡大军”中的一员,可惜的是,集了整整一年,儿子也最终没能集齐12张卡。我甚至怀疑,就没有孩子能集全过,因为蒙牛公司只要不放出其中的任何一张卡,就永远没有集全的可能。

     儿子有一段时间喜欢上了下象棋,经常缠着我下棋。由于儿子水平低,我让了儿子三个子,儿子还是下不赢。儿子渐渐很少缠着我下棋了,下棋的兴趣明显低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赢过我。这就像一个人去钓鱼,钓来钓去总是钓不到鱼,自然不想钓了。

      为了让儿子能继续下下去,我开始改变策略。下次儿子再找我下棋时,我故意不小心输给儿子一盘棋。总是输的儿子开始看到了“赢”的曙光。我也趁机表扬儿子下棋有点小进步了。儿子兴趣大涨,因为在儿子心里会觉得,能赢一次就有可能赢第二次、第三次……于是就坚持下下去了。

      那一段时间,儿子天天缠着我下,我也经常借机输了几盘给儿子,虽然儿子还是赢少输多,但发现自己赢的次数开始慢慢增多了,所以就能一直坚持下去,儿子的下棋水平提高很快。这其实还是一次“娈数强化”的巧妙运用。

     “变数强化”运用得好,可以让孩子坚持把一件事情持续做下去,也能让孩子坚持把一个坏习惯改好,这就看家长能不能巧妙运用此法了。“变数强化”其实只是一种方法,因为方法本身是中性的,被正确操作就能起到积极作用,被错误操作就会适得其反。

      比如孩子在商场看到了中意的玩具,非要吵着买。父母开始不肯给孩子买,孩子就开始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看孩子一再吵闹,面子上过不去,又同意给孩子买了。这就是错误地运用了“变数强化”。下次孩子再看到了好东西了,又会试着哭闹对付父母,孩子心里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哭、使劲闹,就有可能像上次一样打动父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孩子要买玩具,同意买就马上给孩子买。如果不同意,就守住底线,坚决不同意,让孩子知道不管怎么吵闹,都没有任何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