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楼主: 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起冲突家长别插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5:46:17 | 只看该作者
专家:孩子应避免直接冲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5:46:27 | 只看该作者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专家建议受欺负的孩子不要直接反击,但家长、学校、全社会不能无视霸道现象的存在。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圣约瑟夫大学助理教授莎莉·布莱克说:“受欺凌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直接回击恶霸,因为恶霸往往善于操纵别人,受伤害的孩子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布莱克建议,孩子们应该学习和掌握防止遭受欺凌的基本常识,如坐在公交车的前排、同朋友一起出行、避免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行走等。同时,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一种技能或特长来培养自信心。

  布莱克认为,家长们需要与受伤害的孩子多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并制定一个安全防范计划,同时为受伤害的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但是家长绝不能忽视横行霸道的现象。

  【点评】弱小的孩子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欺负时,反抗不是最主要的,想个小点子,妥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才是最主要的。家长也要尽到职责,做有心人,观察、体贴孩子,保护好孩子不受侵害。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5:46:4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亲子冲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5:46:57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亲子相处难免起冲突。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场景,当你面对时,会作何反应呢?看看你的选择和心理学家的回答是否一致?

  场景一

  孩子松开你的手乱跑

  A。你会抓住他,紧张地摇晃他,当大家的面训斥他。

  B。控制自己的怒火,坚定地告诉他,“在大街上不能乱跑,因为很危险。”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如果你不给孩子立规矩,他将生活在不安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为了孩子的成长,你有义务对孩子提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坚决地说“不”。

  把你的家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比如“在大街上你不能松开我的手。”给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然后监督他做到这些要求。如果做不到,可以让他尝一尝不遵守的“后果”。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有教养。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慢慢放松缰绳,让孩子能逐渐独立。

  场景二

  孩子要求跟妈妈睡

  A。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B。没什么不可以,反正也不妨碍我。

  心理学家的态度:A

  心理学家的解释: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爸爸和妈妈有自己的床,你也有你的床。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爱你,但是另外一种爱。现在,我们可以聊一会儿,但一会儿你得睡到自己床上。”

  场景三

  离婚时,如何给孩子解释

  A。你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

  B。给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对孩子说真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原则。沉默或者隐瞒真相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孩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能以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不再喜欢他了,会引发孩子的自责。

  但要注意,说实话不代表你要向孩子讲述你的私生活,不必告诉他“自从爸爸离开后,我生活在痛苦中……”孩子不是父母的知己,你只给他讲述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了。  文/张文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5:47:1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亲子相处难免起冲突。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场景,当你面对时,会作何反应呢?看看你的选择和心理学家的回答是否一致?

  场景一

  孩子松开你的手乱跑

  A。你会抓住他,紧张地摇晃他,当大家的面训斥他。

  B。控制自己的怒火,坚定地告诉他,“在大街上不能乱跑,因为很危险。”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如果你不给孩子立规矩,他将生活在不安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为了孩子的成长,你有义务对孩子提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坚决地说“不”。

  把你的家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比如“在大街上你不能松开我的手。”给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然后监督他做到这些要求。如果做不到,可以让他尝一尝不遵守的“后果”。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有教养。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慢慢放松缰绳,让孩子能逐渐独立。

  场景二

  孩子要求跟妈妈睡

  A。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B。没什么不可以,反正也不妨碍我。

  心理学家的态度:A

  心理学家的解释: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爸爸和妈妈有自己的床,你也有你的床。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爱你,但是另外一种爱。现在,我们可以聊一会儿,但一会儿你得睡到自己床上。”

  场景三

  离婚时,如何给孩子解释

  A。你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

  B。给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对孩子说真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原则。沉默或者隐瞒真相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孩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能以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不再喜欢他了,会引发孩子的自责。

  但要注意,说实话不代表你要向孩子讲述你的私生活,不必告诉他“自从爸爸离开后,我生活在痛苦中……”孩子不是父母的知己,你只给他讲述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了。  文/张文
16
发表于 2010-3-18 15:49:44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亲子相处难免起冲突。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场景,当你面对时,会作何反应呢?看看你的选择和心理学家的回答是否一致?

  场景一

  孩子松开你的手乱跑

  A。你会抓住他,紧张地摇晃他,当大家的面训斥他。

  B。控制自己的怒火,坚定地告诉他,“在大街上不能乱跑,因为很危险。”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如果你不给孩子立规矩,他将生活在不安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为了孩子的成长,你有义务对孩子提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坚决地说“不”。

  把你的家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比如“在大街上你不能松开我的手。”给他解释为什么不可以,然后监督他做到这些要求。如果做不到,可以让他尝一尝不遵守的“后果”。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有教养。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慢慢放松缰绳,让孩子能逐渐独立。

  场景二

  孩子要求跟妈妈睡

  A。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B。没什么不可以,反正也不妨碍我。

  心理学家的态度:A

  心理学家的解释: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亲密关系是他没有能力介入的,接受这一点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爸爸和妈妈有自己的床,你也有你的床。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也爱你,但是另外一种爱。现在,我们可以聊一会儿,但一会儿你得睡到自己床上。”

  场景三

  离婚时,如何给孩子解释

  A。你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

  B。给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

  心理学家的态度:B

  心理学家的解释:对孩子说真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原则。沉默或者隐瞒真相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孩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能以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不再喜欢他了,会引发孩子的自责。

  但要注意,说实话不代表你要向孩子讲述你的私生活,不必告诉他“自从爸爸离开后,我生活在痛苦中……”孩子不是父母的知己,你只给他讲述和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了。  文/张文
17
发表于 2010-3-18 15:49:55 | 只看该作者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理性地认识偶像,认识到偶像也是普通的人。偶像之所以值得崇拜,不是由于外在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表面,而是由于他们内在的、高尚的个人品质,这才是真正值得孩子学习的东西。

  除了要理解孩子的需求以外,家长还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孩子理性地对待偶像。成龙是很多人的偶像,而香港的教科书把成龙早年的经历收录其中,供香港的学生学习。成龙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就了今天的事业,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除此之外,成龙也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贫困的人们。

  香港能够把成龙的奋斗史收录在教材里,说明真正运用好偶像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引导,而这种引导能够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而这个正面的、积极的作用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真正地挖掘他所崇拜的偶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面对孩子崇拜的偶像,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到底偶像人物的哪一方面吸引了孩子,是崇拜他漂亮的面孔、还是崇拜他拥有的财富和地位,或者还是别的什么?实际上,这样做就是帮助孩子去冷静地面对偶像,去挖掘偶像真正值得孩子敬佩的东西。

  比如说,偶像的奋斗精神和健康良好的公众形象,还有他热爱社会公益的奉献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孩子去学习和尊敬的。有人说濮存昕是演员“八荣八耻”中“荣”的代表,他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大使,为了增进人们对于防治艾滋病的了解,长期活跃在每个需要他的地方,并且还亲自入住到艾滋病患者的家庭里,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为的就是消除人们对于艾滋病传染途径的误解。濮存昕做的这些公益活动说明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喜欢他的人们在他为社会的付出中再次体会到他作为榜样的价值。像这样的偶像,是值得孩子们去学习的。家长像这样引导孩子去体会偶像的价值,就是在给孩子创造理性认识偶像的机会。

  在对待孩子迷恋偶像的问题上,简单的隔绝并不能起到让孩子理性认识偶像的作用,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理性地认识偶像,认识到偶像也是普通的人。偶像之所以值得崇拜,不是由于外在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表面,而是由于他们内在的、高尚的个人品质,这才是真正值得孩子学习的东西。

  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一定要学会“未雨绸缪”,千万不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采取强制性的方法来制止孩子追逐偶像。其实,到那时,孩子就已经陷入了一种心理疾病的状态,这种状态再想矫治就会非常困难。所以,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要从现在做起,预防青少年期对偶像的过度迷恋。

  在孩子选择偶像时父母应给予的几点指导:

  (1)为孩子分析现在社会上的偶像风气的成因,便于孩子理性面对偶像。

  (2)给孩子讲一些对社会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的事迹,加深孩子对偶像作用的理解。

  (3)给孩子分析不同的偶像对大众的不同影响,引导孩子选择对大众有良好影响的人作偶像。

  (4)不可以对孩子的偶像一概否定,找出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肯定,鼓励孩子向这些方面学习。
18
发表于 2010-3-18 15:50:03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理性的人生态度
19
发表于 2010-3-18 15:50:11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孩子都必然有自己的价值观。很多家长觉得价值观这个词太大了,跟小孩子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也有些家长会认为,在家主要是教育孩子好好读书,让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学校和社会的事。

  其实,这是家长对孩子价值观的一种错误理解,或者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孩子的很多价值观念都来源于家庭。

  孩子在小的时候一般都会设想长大后做什么,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就包含着价值观。比如,家长都知道,过去很多孩子都会说长大了当解放军,因为他们看电影看电视觉得解放军特别光荣、威武,甚至很多家长自己小的时候都想当解放军。

  最近,我有机会与一个孩子交流,我问这个孩子:“你长大准备做什么呀?”

  他说:“我准备当黑社会老大。”

  我问:“为什么?”

  他说:“做黑社会老大感觉真棒,一挥手就能指挥一群人,那群人都很听我的话,看谁不顺眼让兄弟们上去就收拾他一顿。”

  这显然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孩子准备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面就包含着价值观。

  另外也有一些孩子,有人问他:“你现在好好学习为了什么呀?”

  他说:“为什么?什么都不为,我妈非让我读书,我能不好好读吗?”有的孩子是这么想,也有的孩子好好读书是想长大了以后能找一份好的工作,多挣钱,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一种价值观。

  我们家长也会用这样的价值观来教育孩子,跟孩子说:“你看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只能扫大街、掏大粪去。”我小时候大人就是这么说的,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呢?它就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体现,渗透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

  两个孩子发生了矛盾,其中有一个孩子觉得自己特别委屈,然后他会想办法来应对这件事情,这里就有价值观在起作用。

  有的孩子会想:“你欺负我,我让我爸揍你。”这也是一种价值观,是要对抗。

  有的孩子会想:“你欺负我?走着瞧,到关键时候我给你使坏。”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就是要报复。

  还有的孩子会想:“你欺负我,可能你有什么样的想法,那我争取去理解你的想法。咱们找人评评理,获得帮助,然后我们重新和好。”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很理性的。

  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价值观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所以,价值观在一个人的头脑中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而且,它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指导人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20
发表于 2010-3-18 15:50:23 | 只看该作者
谈谈家长对子女的态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