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小莫扎特钢琴网 琴童论坛

   

QQ登录

查看: 7417|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从事手工劳动孩子更聪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8 10:3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多动手操作,可以促进双手灵巧。这是因为孩子进行手工劳动时精神集中,动脑筋思考,双手的动作和大脑思维之间不断地传导。因此,劳动也就发展了智慧,使孩子学会合理的逻辑思维。

人的大脑是思维的基础,单有基础是不够的,还要培养锻炼才能产生思想和智慧。大脑的思维机能几乎全是后天培养的,就是通过感觉运动器官的作用后,才产生思维和智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加强了感官机能,如手的训练,不但练了手,也相应地加强了脑的机能。特别是管手的那部分大脑皮层,所占的面积很大,手的灵敏活动,能使大脑皮层的很大区域得到锻炼。所以孩子的手工劳动不仅能使手指灵活,而且也是对脑机能的锻炼,能促使智力发展。因此要解放孩子的双手,不要把孩子的双手束缚住。

孩子出生头三个月,就让他触、摸东西。出生半年后,用手指摆弄物体是孩子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他们从摆弄的物中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轻重、软硬、冷热,越是摆弄,手越灵活,脑子也随着灵活。

随着孩子长大,孩子喜欢自己动手,不要大人包办。这时,大人应给孩子多动手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并要坚持天天让孩子做有益的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38:47 | 只看该作者
把握孩子3岁到6岁的智力开发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38:57 | 只看该作者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6岁是培养孩子潜能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父母可要好好把握。 

  0~3岁的记忆受用终身

  别以为孩子只有3岁还没什么记忆,其实孩子在3岁以前,有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即形成印象,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孩子已经有了记忆。

  头脑构造以蛋来比喻,则“旧皮质”类似蛋黄部分,这个部分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便已生成。 人类的潜意识就储藏在这一部分,它是记忆的储藏库。蛋白部分是出生后逐渐增长的“新皮质”,这是人类的显意识。

  人生的最初三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进入大脑的信息储藏在旧皮质,所以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教育叫做“潜意识教育”,以后当新皮质逐渐生成,进入大脑的信息主要储藏在新皮质,这以后的教育叫做显意识教育。如果将潜意识与显意识对个人素质发挥作用的功能进行比较,则潜意识的功能比显意识的功能强50倍以上!

  婴幼儿并不像成人那样,把事物一一理解之后才记下来,而是将很困难的事物原封不动放入头脑里的“基本库”中。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引导他们用眼睛、耳朵、双手去感受,并陶醉其中。这种潜意识将终身受用。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39:11 | 只看该作者
3-6岁是养成良好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学习汉字,开发智力效果明显:如果从五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便能达到110;要是从四岁开始学起,学习两年,智商将能达到120;若从三岁开始学习,学习三年,智商就能达到130左右。

  提前、集中、快速识字的意义在于利用识字过程训练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和提高,开发儿童的智力。及时对儿童实施提前、集中、快速识字教育,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6岁以前属“黄金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孩子记忆效果最佳,错过这一阶段再学需付出六七倍力量。3-6岁的孩子大脑就像是一个空白磁盘,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生理需要,这一时期若是错过了将终生无法弥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40:51 | 只看该作者
三岁宝贝必须通过的智力测试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40:57 | 只看该作者
 宝宝满三周岁时的例行儿保检查,要做一次智力测试哦。儿保医生会对他们出些什么题呢?快来看一看吧。

  语言和逻辑思维

  自报名字和住址

  医生首先会问宝宝的名字和住址,要求陪同的家长只能重复宝宝的话却不能给任何提示。

  名字比较简单,大名、小名宝宝都能说出来。家里的住址就难度比较高了,如果家里没有跟宝宝说过,很难答得上。如果宝宝不能回答,妈妈可以说一遍,看宝宝马上复述是否会出错。

  重复医生的话

  医生说一句话,让宝宝跟着讲,比如“我是一个小朋友”等。宝宝可能不理解,使劲琢磨医生为什么要说这样奇怪的话?妈妈可以适当提示宝宝,其实只要重复医生说的话就可以了。有的宝宝就是不肯合作,医生就会进入下一环节。

  数数

  医生会拿出三块小积木问宝宝:“说说有几块呢?”妈妈常常会对宝宝说“数数吧”,马上被医生制止:“下次不可以。”这也算提醒,看来妈妈最好少说话。能不能数正确并不是太重要的,妈妈不要太在乎结果。

  拼图

  医生拿出两个半圆,先示范一下拼成一个圆,然后打散让宝宝重拼,这项比较简单。然后医生又拿出软纸做的两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换位后再拼成长方形。这项就比较复杂了,宝宝不一定明白两次拼有什么不同。

  接词

  如医生说:“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宝宝答“妈妈是女的”就正确。其他还是:你是女孩还是男孩;球是用来干什么的;帽子是用来……;白天是亮的,晚上是……

  精细动作和大动作

  画画

  精细动作是用画画来测试的。医生先画个圆圈,让宝宝画一个一模一样的。接下来医生又画了一个只有眉毛和一条腿的小人,让宝宝补充。

  并脚跳

  大动作方面是并脚跳,要求跳一定距离。通常胆大的宝宝往往能超常发挥,而胆小的宝宝则可能发挥失常哦。

  最终,医生会依据宝宝的表现打分,并建议爸妈今后的教养重点,比如数学、猜谜语等。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41:13 | 只看该作者
四岁前,增长智能的关键期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41:21 | 只看该作者
 智能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到遗传及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且在幼儿时期发展最快,因此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探索,提供他实地的经验让他学习,让孩子自由且富有想象力地使用各种器材和玩具,切勿常用“不行”、“不可以”,来拒绝孩子探索成长的机会。

  智能能力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知道今天仍没有公认的专门性定义。综合各类学者的观点:智能能力是洞察情境、利用旧有经验去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智能能力高的人,学习能力较强,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也较高,因而对于环境的变化,也能够较圆满地适应。

  智能能力儿童期发展最快

  一般家长和老师都会习惯认为,IQ高的学生学业成就高,而只有学业成就高的人,才是社会上有用的人。当然这和长久以来,心理学与教育学也都以IQ定一个人的智商有关。然而IQ量表并无法测出一个人的全部智能。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Howard Gardner教授所提出的新的智能能力观点,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一种人性整合的生活操作模式,是解决问题或创造的能力。Howard Gardner教授共辨认出七种智能,除了传统偏重的语文和逻辑数学之外,还包括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与个人内在智能,这七种多元智能的说法,突破了以往只有以IQ衡量人类能力的说法,“多元智能”的理论已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而近年来的学校教育,也比以往更重视、更能接受个别差异。

  究竟人类的智能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何时结束?这些问题心理学家还是没有一致的看法。不过根据最新研究,认为智能能力的起点并不是在出生以后,胎儿早在母体内就已经有学习行为,然后再继续发展。大致上来看,智能能力在儿童期发展最快,以后逐渐缓慢,呈递减形式。通常来说,人类智能能力约在四岁时达成熟的一半,十六到二十一岁成熟,二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到到达巅峰。

  受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

  由于近年来“多元智能”的观念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它帮助我们了解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主要在于人们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出入类各式各样的能力,那么人们将会更有信心面对未来。个人的聪明才智并不是一出生就注定了,也不是一生都固定不变的,它会不断增长、变化,并随着时间不口际遇不同而有所发展。

  智能能力的发展受到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所谓的遗传,事实上只不过是提供一种可能性,至于个体要如何发展,环境所安排的刺激作用才是决定关键。后天的环境既然对个体的智能能力发展有此深切作用,因此要如何布置一个优质的环境,如何加强教育工作,实在是父母和教师的重要研讨课题。

  提供孩子探索学习机会

  有许多玩具教材公司,知道父母很关心孩子的天赋才能,因而将产品标榜得以“启发想象力”、“开发潜能”等来吸引你购买,其实不管有没有特别的天赋,孩子都需要一个热爱学习、稳定安全和尊重学习的环境,同时还必须能够集中精神,和让孩子自己能掌握的环境。

  大人不要一直用“不行、不可以”来拒绝孩子探索成长的机会,最好能够陪伴他们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提供实地的经验让他们学习,让孩子自由且富有想象力地使用各种器材和玩具。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是几个锅碗瓢盆,对于大一点的儿童,可能是和他们的奇特“想法”一起玩耍。

  我们还应该给孩子足够玩的时间,“玩”本来就是孩子的责任,尤其是对于已经入学的孩子,他们在学校每天已经被安排许多指定工作了,回到家时,请多给他们做梦、冥想、思考、创新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是说让孩子做一些自我学习,以便发掘出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才能。

  称赞与鼓励是孩子的强心剂

  除此之外,孩子需要有和大人常常接触的机会,大人必须要能够为孩子清楚明确表达 希望,要能详细且严肃地回答他们的疑问,尤其孩子都非常希望大人能以拥抱、情感、话语 来回应他们。

  有一个方法是我经常使用也很有效一—挑战孩子的动机,我经常会开玩笑的说:“我 要教一件你们觉得很难的事情,我想你们可能学不会耶!”别担心,这时孩子会像燃起斗志 般的斗鸡,会非常专注的聆听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并回答问题,如果他们答对了,要尽快给予 赞赏,如果答错了,要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孩子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即使遇到挫败也要勇 往直前,大人的称赞与鼓励就像是孩子最佳的强心剂。

  永远保持好奇的心

  越能接受多元智能理论,将有助于我们重视世界上的多元社会和文化,越能确认和运用多种发展智能的方法,就越能使传统的教育制度,能够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这世界充满着各种惊奇,必须让“惊奇”永远保持着活跃,存在您和孩子的心中,因为它是情感和智能能力发展与稳定的根基。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41:47 | 只看该作者
教你8条诀窍 养个聪明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0:41:53 | 只看该作者
教你8条诀窍 养个聪明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