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3 10:24:33
|
只看该作者
林黛玉的抑郁倾向
人的抑郁倾向很普遍。医学上将其视为病症,有很多专业的解释和病症归纳。其实,这类病症,在不走向行为极端的日常生活中,在病与非病之间,很难有什么定量的严格区分。所以,如果想针对日常发生的现象消除隐患,普通人并不需要非常了解专业医学知识。
一般性归纳如下:抑郁倾向总是表现为自我封闭倾向。(是否发展为反社会人格,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人类社会,是个关系的集合体。大至国家关系,小至家庭关系、私人关系,都是在关系中产生情感和联系互动,各自的认知信息交流是关系存在的基石。在我结婚时,父亲郑重其事地对我俩说,要想长期维系良好的婚姻关系,未来夫妻相互间不断的交流是最重要的。这是他给我们关于婚姻的唯一忠告。这又何止是婚姻关系呢?
林黛玉,这一文学形象中国人家喻户晓。幼年不幸,家道中落,寄居贾府的生活经历,引发了林黛玉的自我封闭倾向。寄情于诗词歌赋之间,寄心于爱情对象之上,成为林黛玉合理而自然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当其的依托对象轰然倒地,贾宝玉成为别人的新郎之日,也就是林黛玉香消玉损之时。寄情于诗词歌赋,又能让人获得多少心理支撑呢?林黛玉焚诗一节,便是例证。同理,将心理依靠寄托于外部物质,又能让人获得多少心理安慰呢?这一现象,其实太普遍了,普遍到随时都能看到。比如,心理寄托于配偶,在孩子出生后就移情至孩子身上。比如,所谓寄情于工作。
还有一位真实人物,也是中国人家喻户晓。幼年不幸,家道中落,寄居绍兴会馆的鲁迅。这位死后身披国人敬上的“民族魂”巾椁的斗士,这位被后人誉为有着“最硬骨头”的战士,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异类?当然不是。30岁至38岁的鲁迅,并不家喻户晓,大多数时候,我们知道的只是38岁以后的鲁迅。
鲁迅三十三岁校《嵇康集》。三十四岁研究佛经,三十五岁刻《百喻经》。三十六、三十七岁独居绍兴会馆临摹《六朝墓志》。如果说,还看不出当时鲁迅的自我封闭和避世倾向,那么我再抄两段鲁迅自承自己为何转变的《呐喊》序言:
“S(绍兴)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那个确信希望必无的鲁迅,那个在活死人躯壳中抑郁的鲁迅,重新站起来活在人世,始自《狂人日记》,始自鲁迅面对社会开始呐喊。这是何等样的凤凰涅槃啊!以至于后来人只看到鲁迅心理强大、直面现实、呐喊求真的“神”的一面,却看不到鲁迅作为人,自我改变前的另一面。他也只是个人。这句话的逻辑指向是,我也是个人,凭什么就自甘脆弱?
|
|